現在肉牛養殖業是國家大力扶持發展的一個行業,各地政府紛紛出臺相應的政策為地區的肉牛養殖的發展加把力。發展養牛業是食品結構調整的重要舉措,牛奶肉應該在食品結構中占重要地位。本文就世界養牛業的發展和現狀,簡要探討中國養牛業存在的問題,解決的辦法,展望發展養牛業的未來。全世界1995年有牛14.8億頭,到2005年飼養總數增加到15.3億頭;中國1995年牛的存欄數為1.2億頭,到2005年總數增加到1.4億頭。
全世界2000年產奶總量5.8億噸,到2005年增長到6.3億噸,其中,美國2005年牛奶總產量為8015萬噸,中國只有2453萬噸。全世界2000年頭均年產奶量2000kg,發達國家超過7000kg,美國8400kg,以色列8600kg,中國平均年產奶量僅1700kgo2000年全世界年人均消費奶量100kg,歐美各國約為260}300kg;中國人均消費奶量僅7kg,到2005年上升到22kg。
全世界1996年牛肉占肉類總產量26%,其中,澳大利亞為55%,到2000年全世界牛肉占肉類總產量37%,其中,美國為59%,中國只有9%。全世界2005年牛肉產量6340萬噸,其中,美國1131萬噸,巴西777萬噸,中國與巴西差不多,2005年產牛肉716萬噸。全世界2005年牛肉平均消費水平9.5kg,其中,巴西人均占有量為43.0kg,美國41.4kg,中國人均消費只有5.2kg。全世界1996年肉牛的平均胭體重為200kg,其中,以色列為350kg,美國和加拿大幾乎差不多,為300kg。
到2005年全世界肉牛的平均胭體重仍為200kg,其中,日木為400kg,以色列增長到380kg,美國和加拿大有一定的改進,保持330kg左右,中國肉牛平均胭體重僅為130kgo美國95%的奶牛是荷斯坦牛,4%是娟姍牛,其它品種占1%。英國、荷蘭、新西蘭、澳大利亞等亦是以發展荷斯坦牛為主,其中,英國荷斯坦牛占飼養奶牛總數的64%。
全美現存欄肉牛2300萬頭,安格斯是美國肉牛的當家品種,在數量上占有絕對優勢,還有少量的夏洛來牛和西門塔爾牛。在肉牛業,飼養者對夏洛來、西門塔爾等大型品種有廣泛興趣,飼養海福特、安格斯、短角牛等中、小型肉牛品種的國家逐漸向大型肉牛品種轉化。中國也先后引進夏洛來、利木贊、西門塔爾牛等良種與木地黃牛雜交,獲得了5%左右的改良效果。據有關國家統計,目前牛肉的60%來源于淘汰奶牛和奶牛的公犢,而專門肉牛的牛肉只占40%,美國有30%的牛肉來自奶牛,尤其是出售的犢牛肉和小牛肉,約有73%是公犢育肥的。日木的牛肉約55%來自奶牛,其中,80%是公犢育肥。
近年來,養牛產業化的發展,集約化的經營管理,使養牛場的規模發生了變化,養牛場的數目大幅度減少。美國奶牛場由20多年前的3000萬家減少到現在的200多萬家,其中,飼養500頭以上的大型奶牛場有幾千個,飼養5000頭以上的特大型奶牛場有幾十個。加拿大奶牛場的數量比以前卜降31%,而飼養頭數卻增加34%。澳大利亞1997年年飼養量在300頭以卜的小規模專業化肉牛飼養場的數量占全國專業化肉牛飼養場總數的46%,其中,肉牛飼養量占全國專業化肉牛飼養場肉牛飼養總量的10%。德國自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