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比目魚

淡水比目魚:別名費氏舌鰨,為鰈形目、鰨科、舌鰨屬、其他系列品種,原產于亞洲婆羅洲、蘇門答臘、柬埔寨淡水流域,棲息在溪流底層水域,以底棲性無脊椎動物為食。1854年命名。野生情況下,多潛藏于砂泥中,僅露出雙眼,以守株待兔的方式伺機捕食經過的小魚蝦,體色會隨環境而改變,是偽裝的能手。
熱帶淡水魚類,食用的經濟價值不高,多作為玩賞魚人工飼養。它就是我們常說的淡水比目魚,與其他淡水比目魚的汽水環境不同,它是真正意義的淡水比目魚,所以飼養難度較低一些,非常適合新手飼養。
生存環境:弱堿
最大長度:25cm
形狀分類:橢圓
顏色分類:褐色_棕色
活動區域:底層
飼養難度:中等
性情習性:溫和
適宜溫度:25℃±3℃
酸堿范圍:7.2±0.3
硬度范圍:12±4
壽命年限:6年
食物飼料:肉食
淡水比目魚形態特征 >
體長可達25cm。體呈橢圓形,極為側扁,兩眼都位于身體的右側,有些則位于左側方。口小且不對稱,上下頜不發達。
淡水比目魚飼養方法 >
肉食性。會鉆砂,并有一定的翻砂功能,建議鋪底砂。可以飼喂無脊椎動物,吃小蝦困難,可以喂食紅蟲,血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