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t799u"></tbody>
  •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中國養殖行業領域專業門戶網站
                當前位置:中國養殖基地 / 養雞

                雞馬立克氏病預防和控制

                編輯:火雞  時間:2018-06-18   瀏覽:
                摘要 : 雞馬立克氏病對雛雞的危害嚴重 , 死亡率能高達100%,患病雞和帶毒雞是主要傳染源,臨床上多見內臟型和神經型發病,二者共同存在于雞群中時,病情較為嚴重,疫苗接種是比較有效的預防手段, 但存在著許多導致免疫失效的因素,因此,需要加強綜合防控措施,方能有效的預防此病,減少養雞業的經濟損失。
                關鍵詞:雞馬立克氏病;流行病學;臨床癥狀;預防

                1 流行病學
                雞馬立克氏病毒屬于細胞結合性病毒,共分為 3 個血清型,血清 1 型是強毒株和超強毒株,對雞具有致病性;血清 2 型無致病性;血清 3 型,無致病性,但能使雞獲得抵抗力。 雞馬立克氏病的發病率普遍在 10%~30%,發病不分年齡和品種 ,但發病率有所不同,在幼齡雞中的發病率比在成年雞中的發病率高,且母雞的發病率比公雞高,對 12~30 周齡的雞危害最為嚴重,死亡率可高達 100%。 通常肉雞的發病率為 30%左右, 病情嚴重時可達60%,產蛋雞的發病率為 15%左右,病情嚴重時能達到 50%。 該病的潛伏期為 3~4 周,一般情況下在 50 日齡時出現明顯的臨床癥狀,70 日齡后開始死亡,90 日齡到達死亡高峰期。 幼齡雞和老齡雞發病的情況不常見。
                主要傳染源是患病雞和隱性帶毒雞, 通過脫落的羽毛、糞便、分泌物等將病毒排出體外,其中,羽毛囊上皮中存在的大量病毒是導致該病傳播擴散的主要因素。 健康雞誤食了患病雞的羽毛或被污染的飼料、墊草等會患病,人為因素使被污染的飼養工具、飲水、飼料等被健康雞使用從而導致發病,也是該病發生的一個原因。
                2 臨床癥狀
                雞馬立克氏病根據臨床表現的不同,可將其癥狀分為神經型,內臟型,眼型和皮膚型四種,臨床診斷上主要以神經型和內臟型為主,有些雞群發病時以內臟型為主,混合神經型,死亡率高,危害嚴重,以下是四種類型發病時的具體癥狀。
                2.1 神經型
                雞馬立克氏病毒對坐骨神經和臂神經的損害最為嚴重。 病毒侵害坐骨神經的表現為: 受損雞的一條腿發生部分或完全麻痹,站立時搖晃,兩條腿一前一后伸直,是典型的神經型發病。 病毒侵害臂神經的表現為:翅膀下垂,頭向下低或者斜頸是頸部肌肉神經受損; 嗉囊膨大或者麻痹, 無法進食是病毒侵害迷走神經,此種類型的病例精神狀態良好,但會因為無法采食和飲水最終脫水或衰竭,大多數患病雞會被淘汰。
                2.2 內臟型
                內臟型的臨床癥狀多發生在雞 50~70 日齡時,患病雞精神萎靡,食欲下降,羽毛蓬松雜亂,雞冠有褶皺且蒼白,部分患病雞的雞冠呈紫黑色 ,下痢 ,糞便呈黃白色或黃綠色 ,迅速消瘦 ,貧血,觸診腹部有明顯的硬塊,患病雞脫水、昏迷直至死亡。
                2.3 眼型
                眼型是很少見的發病類型,患病雞瞳孔變小,病情嚴重的病例瞳孔只有針尖狀大小;虹膜邊緣有環狀或斑點 ,分布不整齊 ,顏色呈灰白色。 病情較輕的病例對光線的變化表現遲鈍,隨著病情的加重逐漸失去對光線的調節能力,直至失明。
                2.4 皮膚型
                皮膚型發病也是較少見的一種發病類型, 通常在飼養過程中不容易被發現,在屠宰退毛時可見皮膚毛囊處腫大或有結節。
                3 預防
                3.1 免疫接種
                雞馬立克氏病的疫苗有血清 1 型疫苗,血清 2 型疫苗,血清3 型疫苗和多價苗。 血清 1 型疫苗能夠減弱強毒株的毒力;血清2 型疫苗與血清 3 型疫苗同時使用能夠預防超強毒力的毒株;血清 3 型疫苗能夠干擾馬立克氏病毒在雞體內發揮作用, 增強抗病能力,但是不能起到抵御病毒感染的作用;由于超強毒株的存在,單一血清型的單價疫苗免疫失敗的情況越來越多,多價苗應運而生,接種后能夠很好的抵抗病毒,預防雞馬立克氏病[1]。 免疫程序根據所選疫苗的不同有所差異, 單價苗在雞 1 日齡時進行首次免疫,21~28 日齡時進行第二次免疫。
                3.2 防止免疫失敗
                3.2.1 合理的保存和使用疫苗
                接種劑量控制在有效范圍內, 按照使用說明選擇正確的接種方法,并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進行接種,確保接種后一周內產生免疫力。 疫苗的保存也是影響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如果疫苗儲存環境溫度過高,放置時間過長,或稀釋不當 、稀釋后的凍干苗未在 1h 內用完,都會造成雛雞免疫失敗。
                3.2.2 減少母源抗體的干擾
                母源抗體能夠干擾血清 1、2、3 型同源疫苗免疫功效, 細胞游離苗的受影響程度要高于細胞結合苗, 但母源抗體對異源疫苗沒有明顯的干擾作用。 為了防止母源抗體的干擾,可對免疫程序做些調整:增加血清 3 型疫苗的免疫劑量,在母源抗體消失時再次進行疫苗免疫;對不同次代的雞接種不同血清型的疫苗,如父母代雞接種血清 1 型和血清 2 型疫苗, 子代接種血清 3 型疫苗;此外,使用細胞結合疫苗能夠避免母源抗體的干擾[2]。
                3.2.3 加強疫苗接種后的預防
                雛雞在接受疫苗免疫后, 至少經過 7d 才能獲得免疫力,在接種疫苗的 3d 后, 雛雞容易感染馬立克氏病毒而造成死亡,并且血清 3 型疫苗不能阻止雞被馬立克氏病毒感染。 因此,要尤其注意這一階段的預防,加強衛生環境管理,積極防控 ,避免早期感染。
                3.2.4 品種改良
                某些品種對雞馬立克氏病有較高的易感性,且可遺傳,很難 通過免疫的手段有效的預防, 甚至在免疫過后仍然會患病 ,因此,需要遺傳育種的方式對品種進行改良,選育對馬立克氏病具有遺傳抵抗力的品種。
                3.2.5 免疫抑制疾病的預防
                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網狀內皮組織增生性病、雞傳染性貧血病等免疫抑制類疾病能夠降低雞的免疫力,造成免疫失效,應加強此類的疾病的防控, 同時改善飼養環境減少應激因素造成的免疫失效。
                3.3 做好消毒工作
                消毒對防控雞馬立克氏病有著積極的作用,種蛋、孵化、育雛等每一個環節都要做好衛生消毒工作。 在種蛋孵化前,要存放在清潔干凈的儲藏器內,并使用足夠濃度的高錳酸鉀+甲醛溶液對其進行熏蒸消毒 30min,之后才能開始孵化。 在雛雞孵出后,應及時清理雜污, 高壓水槍沖洗孵化設備及器具, 并進行熏蒸消毒,使用來蘇兒水或新潔爾滅溶液對孵化室進行噴灑消毒。 在育雛前需要先使用苛性鈉水對育雛舍進行沖洗,而后再熏蒸消毒;每天清潔打掃雞舍, 定期消毒雞舍和帶雞消毒。 清掃消毒過程為:清理雞舍內的糞便、羽毛、墊料,清潔墻面、地面、器具上的灰塵和雜物,清理料槽、水槽等,用清水沖洗地面,使用新潔爾滅溶液、百毒殺溶液或過氧乙酸溶液等消毒劑進行噴霧消毒。 帶雞消毒程序為:雛雞年齡應大于 10 日齡,每周消毒 1 次;育成雞每半個月消毒 1 次;消毒后要保證雞舍內通風良好。 此外,雞場內的環境和道路也需要定期消毒,運輸車輛在進出前需要消毒,工作人員日常也要保持良好的消毒習慣,防止帶入雞舍病原。
                3.4 隔離飼養制度
                雞群應實行嚴格的隔離飼養制度,尤其是在育雛期間,工作人員進出雞舍要先消毒,嚴禁無關人員隨意進入,不同年齡的雞需要分群飼養,同一批雞的消毒、免疫、給藥等工作安排同一工作人員完成[3]。 這不僅能夠確保消毒程序順利進行,還能夠減少頻繁更換飼養人員給雞群造成的應激。
                3.5 加強飼養管理
                控制合理的飼養密度,保持雞舍內的溫濕度適宜,并且有良好的通風,采用全進全出的飼養模式,減少從外場引進雞種的可能,積極控制各項疾病的發生,給予營養全面的飼料 ,保證雞只抵抗力。
                3.6 疫情緊急處置
                一旦發現雞場有雞患有馬立克氏病,要立即將其撲殺,同時對尸體進行無害化處理,及時清理雞舍,并作全面徹底的消毒 ,對所有雞只進行健康檢查,以排查出全部患病雞,控制疾病的傳播擴散,消滅傳染源。
                4 小結
                雞馬立克氏病是養雞過程中時刻需要注意防范的疫病,對養雞業的危害巨大,目前尚無特效藥物能夠治療,因此預防是關鍵,只有做好疫苗免疫,加強消毒和飼養管理,及時處理疫情,合理控制導致免疫失效的因素,才能夠減少雞馬立克氏病的發生,降低養雞業的經濟損失。 針對此病的預防,疫苗接種是最重要的手段,但疫苗免疫達不到 100%的保護率,所以,需要加強綜合防治措施才能夠有效的預防雞馬立克氏病。
              1. <tbody id="t799u"></tbody>
              2.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3.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粉色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