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t799u"></tbody>
  •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中國養殖行業領域專業門戶網站
                當前位置:中國養殖基地 / 養雞

                雞白血病及其鑒別診斷和預防控制措施

                編輯:小小雞  時間:2018-06-18   瀏覽:
                摘要: 由多種亞型雞白血病病毒共同作用引起的一種腫瘤性傳染病被稱為雞白血病。 該類疾病通常可引起患雞生長速度緩慢、 免疫抑制和多組織器官生長發育減緩、 萎縮甚至腫瘤等等,給養殖戶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同時不利于雞養殖業的推進和發展。 近些年來,此類病的發展呈上升態勢,不僅肉雞易感染,而且蛋雞和肉蛋雞也容易發病, 與此同時對我國的一些地方雞也具有嚴重威脅。
                關鍵詞: 雞白血病;鑒別診斷;防控措施

                1 雞白血病的概述
                雞白血病屬于雞群中常見的一種腫瘤病 , 雞白血病病毒(ALV)屬于一類反轉錄病毒,其傳播方式有兩種 ,即可以橫向傳播,或者過種蛋垂直傳播。 該類病毒一旦感染雞群,很大程度上影響雞群整體質量,主要體現為兩個主要方面:第一,表現為皮膚血管瘤及不同內臟不同組織腫瘤,造成雞只的死亡率升高;第二,表現為亞臨床現象,直接影響雞群的多項生產性能,例如免疫抑制或生長發育緩慢,產蛋能力下降,致使淘汰率升高,雞只體重均勻度差、離散度大以及飼料轉化率下降等,養殖戶的經濟利益因此會受損。
                2 雞白血病的鑒別
                雞白血病最為常見的一種類型是淋巴性白血病, 較少情況會出現成紅細胞白血病,至于腎母細胞瘤、骨石病、骨髓細胞瘤、血管瘤、肉瘤和肉皮瘤等幾種類型更為少見,該類雞病通常情況下沒有非常明顯的特征性癥狀[1]。 但是在日常的養殖過程中,飼養人員應密切注意觀察雞群的動態變化,如果發現異常情況,要及時采取措施, 比如雞群中個別雞的雞冠及肉髯顏色蒼白并且皺縮, 也可能少數出現發紺;雞只食欲不振或拒絕進食,下痢,身體消瘦而衰弱,患病雞只常常腹部會增大,甚至有時可以直接摸到腫大的肝臟,此時雞只身體會漸漸消瘦下來,精神狀態不佳,蛋雞則將停止產蛋,如果用手觸碰皮下腫瘤,腫瘤呈結節形或者彌漫形[2],個頭大小不均,腫瘤形狀變化也很大,最后患病雞只會因衰竭而死亡。 一般來說,此時飼養人員就可以作出初步診斷,本雞群中的雞只應該患有淋巴性白血病。
                本病的病原體在雞只體內的多種器官中均可繁殖, 腫瘤是其表現形式,于肝、脾、法氏囊中常見[3]。 腫瘤外觀呈柔軟、平滑、有光澤的狀態,顏色為灰白色或淡灰黃色,小的有針頭大,大的如雞蛋大。 腫瘤存在多種形態,有結節型、粟粒型和彌漫型。 彌漫型肝臟屬灰白色,比正常的肝臟要大幾倍,具有大理石樣外觀特征,也就是平時常說的“大肝病”。 脾臟的變化與肝一樣,法氏囊的腫瘤則呈很小的結節狀, 當患病嚴重的雞被剖檢時, 打開腹腔,可見各個內臟器官廣泛發生病變,甚至互相粘連,無法分開。
                3 預防控制措施
                對于雞白血病的治療,現在還沒有行之有效的辦法,甚至沒有防控該病的有效疫苗和藥物, 因此防控本病最好的有效控制措施是建立嚴格的生物安全防控體系。
                3.1 落實飼養環境的衛生防疫制度
                因為在外界環境中,雞白血病病毒的抵抗力弱,所以,在雞生產各環節建立嚴格的消毒制度就顯得意義十分重大。 依據實際情況,還要制定適合本雞場的免疫程序及免疫監測系統,為防止可能引起的免疫抑制,增加雞白血病的患病幾率。 對病死雞、雞糞實施消毒加工,盡可能降低病死雞和雞糞的污染,從而切斷傳染源。
                3.2 注意引種問題
                各個養殖場在苗雞選擇上, 應第一考慮的因素為苗雞的健康質量,換句話說,原種雞應從外源性雞白血病病毒無感染或者感染率很低的上代種雞場引進, 切記莫因一點點價格差異而引起后續的一系列問題,并且一定要檢測引進的種公雞,盡可能淘汰白血病陽性雞,進而切斷了垂直傳播途徑。
                3.3 應用標準化封閉式圈舍
                目的是防止該病水平傳播,因此應用標準化封閉式圈舍,盡可能地減少雞只和外界的接觸的頻率, 從理論上說也就減少了感染機會。 保護雞群健康成長又多了一道屏障。
                3.4 科學地飼養管理
                尤其注意雛雞階段的飼養管理, 因為雛雞階段最易感染雞白血病病毒,若垂直感染的雛雞,出殼后即可排出毒素 ,稍加不慎,影響很大。 同時雞群的飼養密度要適宜,室內溫度濕度達標,在飼喂時要選擇優質的飼料及清潔的水源,按時按量,嚴禁喂食變質發霉或過期的飼料, 也不能因為人為原因隨意更換飼料或者打亂飼喂時間。 確保雞群的營養供應,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還要最大限度地減少噪聲、燈光等的應激刺激。
                4 總結
                總的來說,在雞養殖的過程中,雞白血病在雞群中存在,將是個長期問題,因為現在還沒有預防雞白血病的長效疫苗,而且近段時間內也很難研制出真正有效的疫苗。 因此,針對雞白血病的預防控制,就需要在養殖的各個環節的不同層次,都采取適宜的措施,且還要根據具體情況作出準確地判斷。 當然,目前要想凈化控制我國雞群中的 ALV,仍需克服的困難很大,且是一項既復雜又艱巨的任務。 令人高興的是,日前的研究越來越接近這一目標了,而且有越來越多的人關注此事,相信在不久的某一天 ,雞白血病的控制將會出現新的可喜局面。
              1. <tbody id="t799u"></tbody>
              2.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3.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粉色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