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t799u"></tbody>
  •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中國養殖行業領域專業門戶網站
                當前位置:中國養殖基地 / 養雞

                雞傳染性鼻炎的防治

                編輯:小小雞  時間:2018-06-18   瀏覽: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們對于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養殖行業就開始表現出一些優勢。 比如雞養殖,在為人們提供雞蛋、生雞等食用品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但是,雞的一些常見病對于養殖者的經濟利益以及全社會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脅, 應該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 雞傳染性鼻炎就是常見病之一,它作為一種急性呼吸系統疾病,復發可能性高,對于雞的生長造成很大的影響。 本文主要介紹了這種病的病原體、 臨床癥狀、病理變化、診斷方法以及防治措施,希望為雞養殖者提供一個參考。
                關鍵詞:雞傳染性鼻炎;診斷;防治

                雞傳染性鼻炎是由細菌引起的急性呼吸系統疾病, 在雞的養殖中非常常見。 主要表現為鼻腔和鼻竇異樣,從而對雞的成長以及母雞下蛋產生一定的影響。 該病一旦發作,很難完全治愈,經常出現復發情況。 這種病雖然不會對食用者的健康帶來影響,但是病雞的產蛋量會大幅下降, 而且不可食用雞肉的面積會增加,使養殖者受到很大的經濟損失。
                1 病原體
                雞傳染性鼻炎的病原體是副雞嗜血桿菌, 為兼性厭氧型微生物, 沒有莢膜和鞭毛, 在低濃度的二氧化碳環境中會健康生長。 這種微生物相比其他細菌,對于養分的要求很高,需要煙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才能保證它的正常生長。 鮮血或者是巧克力的瓊脂為這種養分的培養提供了適宜的環境, 只要在這樣的環境下生長二十四小時就會排出煙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從而在葡萄球菌附近長出副雞嗜血桿菌。 這種病菌生長的環境溫度為25℃~45℃,最佳繁殖溫度為 37℃~38℃。 雞的鼻腔滿足上述各種條件,于是細菌就演變成鼻炎在雞身上發作。
                副雞嗜血桿菌對生存環境溫度的要求極高, 只要溫度稍稍大于 45℃,六分鐘內就會出現死亡癥狀;但是低溫條件,比如在凍干下就可以生存十年之久。 常溫下通過常規消毒液就可以使其致死。
                2 臨床癥狀
                傳染性鼻炎的潛伏期很短, 在病菌入侵一到三天內就會表現出相應的癥狀。 在發病起始階段,病雞的鼻腔和鼻竇有炎癥出現,流出鼻液,鼻液流動性較大;隨后這種液體會發生轉變,變的更加粘稠,伴隨雞打噴嚏的現象出現。 隨著病情的加重,病雞眼部就會出現水腫,表現異樣,正常的飲食飲水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體重急速下降。 如果這個時候病雞的病情仍然得不到抑制,細菌就會往下發展,侵襲雞的呼吸道,使病雞的呼吸系統受到干擾,呼吸困難伴隨啰音出現。 此時,雞群中就會產生令人不愉快的氣體。 受這些癥狀的影響,病雞就會搖頭或者“抓耳撓腮”。 這種病傳染性高,呈群體式發作,但是致死率較低。
                3 病理變化
                受臨床癥狀影響,病雞的鼻腔、鼻竇以及咽喉和氣管都會有炎癥出現。 鼻黏膜中有充血現象,伴隨腫脹的發生。 鼻竇內的堆積物比較多,對于雞的正常呼吸會造成干擾,嚴重時氣囊炎以及支氣管肺炎都有可能發作。 但是對雞的內臟器官不會造成影響。
                4 診斷
                雞傳染性鼻炎與呼吸系統疾病在臨床表現上有很多類似的地方,因此單單靠表現不能確診,需要把并發癥考慮在內 ,進行科學實驗室診斷。
                4.1 病原分離鑒定
                用消毒棉簽在病雞的鼻竇和氣管內取樣,進行細菌的培養,利用血漿和葡萄球菌在 37℃,二氧化碳含量為 5%的環境下培養一到兩天,如果葡萄球菌附近有菌落出現,則可以初步判定為副雞嗜血桿菌,進而就能夠確定病雞患的病為傳染性鼻炎。
                4.2 血清檢驗
                目前,平板凝集實驗、瓊脂擴散實驗以及血凝抑制實驗都是常見的血清檢驗方式。 這種檢驗對于病情臨床癥狀的分析、抗原效果考察以及感染性確定都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4.3 動物實驗
                這是最直接的一種檢驗方式。 將病雞和兩到三只健康雞放到一起養殖一兩天,觀察健康雞是否出現感染現象。 若有,則可以確定病雞的疾病為傳染性鼻炎。 對于養殖天數要根據病雞病情的深淺程度進行靈活掌握。
                5 防治措施
                5.1 飼養管理
                在日常的養殖中,一定要注意雞舍的環境衛生,做好消毒工作,保持環境的清潔無菌和通風。 另外,雞飼料一定要符合相關標準,保證雞汲取足夠的營養。 夏季高溫多雨的時候,要保證雞群適宜的密度,防止“一病毀全舍”;對于雞舍中出現的病雞 ,一定要及時發現并進行隔離處理,防止造成更大的損失;為了保證后代的健康成長,患病之后康復的雞也絕對不能作為雞種使用。
                5.2 免疫接種
                對于傳染性疾病一定要秉承“預防為主”的方針,因此一定要做好日常疫苗接種工作,防患于未然。 接種時候,對疫苗的種類和活性都要進行準確的把握, 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做好接種工作。
                5.3 治療
                這種傳染性鼻炎不易根治,因此一定要保證藥量到位。 由于雞對各種抗生素的敏感性比較強, 藥物對雞造成的副作用又比較大,因此在將磺胺類藥物作為治療藥品的時候,一定要保證將其均勻的和在飼料中, 嚴格控制藥物劑量, 防止中毒事件的發生。 為了保證療效,要保證三到五個小時喂養一次。
              1. <tbody id="t799u"></tbody>
              2.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3.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粉色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