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肉雞雖然在體形、外形、生產性能、適應性等方面大致相同,但是也有許多的品種,比如大型肉雞、走地雞等,那么肉雞品種到底分幾類呢?現小編將肉雞品種識別方法列舉如下:
1.目前飼養的肉雞品種分幾類?
品種是人工選擇的產物,它們具有共同來源,有相似的體型外貌和生產性能,適應性也相同,并且能穩定遺傳,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一定的結構,并且具有足夠的數量。肉雞品種是專門滿足人類對雞肉蛋白需要的雞品種,具有生長速度快,產肉性能好等特點。目前我國飼養的肉雞品種主要分為兩大類型。一類是快大型白羽肉雞(一般稱之為肉雞),另一類是黃羽肉雞(一般稱之為黃雞,也稱優質肉雞)。快大型肉雞的主要特點是生長速度快,飼料轉化效率高。正常情況下,42天體重可達2650克,飼料轉化率1.76,胸肉率19.6%。優質肉雞與快大肉雞的主要區別是生長速度慢,飼料轉化效率低,但適應性強,容易飼養,雞肉風味品質好,因此受到中國(尤其是南方地區)和東南亞地區消費者的廣泛歡迎。
2.如何識別肉雞品種?
區分是否為正規快大型白羽肉雞品種,一是在預訂種蛋或雞苗之前,要求查看種雞場生產經營許可證及其允許經營的品種及代次;二是飼養過程中觀察羽色等外觀特征及生產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生長速度等生產性能是否與種雞場提供的資料相符合。
黃羽肉雞品種的區分則較為復雜。廣義的黃羽肉雞不僅僅指具有黃色羽毛的肉雞,實際包括快大型肉雞以外的、含有一定中國地方雞血緣的所有肉用雞。正規的黃羽肉雞品種是被列入中國品種資源名錄的地方品種、通過國家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的配套系以及引進品種。具體識別方法是在引種前先查看某品種培育單位、種雞場生產經營許可證;識別某個品種或配套系的真偽,則可與品種培育或引進單位提供的技術資料進行對比,觀察體型、外貌特征及特定年齡的體重等,如冠型、羽色、羽毛斑型和皮膚、耳葉、脛及喙的顏色。
3.什么是肉雜雞?
肉雜雞是20世紀90年代初在我國部分省市開始興起的一種肉雞生產模式,一般是用速生型的肉雞作為父本(如AA、艾維茵、科寶、紅寶、海星、隱性白、安卡、快大型的三黃雞公雞等),用中重型高產蛋雞作為母本(如羅曼褐、海蘭褐曼、海賽克斯等)生產肉雞的一種模式。肉雜雞生產的主要市場基礎是目前的肉種雞繁殖性能相比蛋種雞較低,相對于快大型白羽肉雞肉質較好,符合我國傳統的肉雞消費習慣,但肉雜雞未經國家畜禽品種審定委員會審批,因此從嚴格意義上講,肉雜雞不能稱為一個肉雞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