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雞的養殖模式有很多種,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種養殖模式放養技術介紹,具體技術如下:
1.放養肉雞硬件設備
1.1 雞舍選址場地是養殖生產的關鍵要素之一,選址的正確與否,是養雞成功的第一步。放養肉雞的雞舍應選擇地勢較高、干燥,水、電、路三通;有足夠的活動場地及林蔭;沒有發生過重大疫病,如:禽流感、新城疫、霍亂等的地方。
1.2 雞場布局
雞場四周用2.5m高的防護欄,鐵絲網或磚墻圍起,場內種植林木,草地,中草藥,菜等作物。規劃布局以有利于防疫、排污和生活為原則。生活區和生產區應嚴格分開,并相隔一定距離,生活區應設置于雞場之外。雞場生產區內,應按規模大小、飼養批次將雞群分成多個飼養小區,相互之間應有一定的隔離距離。
1.3 雞舍及設備要求
育雛舍可修建立體式網床溫室進行育雛,提高雛雞的成活率。成雞舍力求投資小,經濟適用,節約成本。但總體要求地面為水泥地面,易于消毒;并有足夠的地腳窗,雞舍要有良好的通風換氣防寒保溫條件;雞舍四周要有通暢的排水溝;雞舍之間的距離不準少于200m,雞舍離村不準少于200 m;每1000羽雞必須配備6個小水壺、10個小料壺或淺料盆、10個大水壺、40個料壺或料盆。
2.放養前的育雛技術
2.1 進雛前的準備
2.1.1 準備好育雛室
在雛雞10日齡前育雛室最高可放養雞只羽數:夏天80羽/m2,冬天70羽/m2,并且育雛室必需具備良好的保溫,排濕,通風換氣等功能。
2.1.2 消毒
進雛前一周必需把育雛室打掃清潔干凈,干燥后用百毒殺或消毒藥噴霧地面、圍墻;隔天用生石灰乳液粉刷地面及地面上1m高的墻壁或用2%燒堿進行消毒,進苗前3d用甲醛溶液與高錳酸鉀2∶1 的比例密封熏蒸24h。2~3d后開啟門窗,使氣味消散。
2.1.3 墊料
網上育雛最好,在育雛室內距地面60cm高的塑料網或鐵絲網上飼養。如在地面育雛可用短麥草,鋸木屑等墊料,墊料要干燥并絕對無霉變,墊料厚度能使雞不能直接與地面接觸為宜。
2.1.4 器具
準備好料盆或料桶、飲水器、溫濕度計、照明燈和室內專用鞋等。
2.1.5 預熱
進苗前1d或12h把育雛室預熱,保證溫度達到33℃左右。
2.2 育雛的條件
2.2.1 適宜的溫度
適宜的溫度是養雞成功的首要條件,它對提高成活率、生長速度和飼料利用率有極大的關系。育雛的關鍵在于掌握好溫度,以下是雛雞給溫標準。
2.2.2 適宜的濕度
濕度對雞的健康和生長影響也較大。如果高濕低溫,很容易受涼感冒,有利于病微生物的生長繁殖,易發球蟲病等。在育雛頭10d內,育雛室要求相對濕度在 65%左右,10日齡后,雛雞漸大,飲水量和排糞量增多,應勤換墊料,加強通風,保持相對濕度在60%左右為宜,并隨雛雞的日齡增長,而加大通風換氣量。
2.2.3 光照
適宜的光照可以促進雛雞的生長發育和健康,強光會刺激雞的興奮性,影響雞群的休息和睡眠,引起雞相互啄羽、啄肛等惡癖;而弱光照可降低雞的興奮性,使雞保持安靜狀態,這對雞的增重有益。育雛前2d要連續進行48h光照,以后每日光照23h,關燈1h保持黑暗,使雞一旦在發生狀況停電時不易產生應激。前2d 采用強光刺激采食,15h/20w,以后慢慢減少;10d后15h/15w。
2.2.4 通風
保持舍內空氣新鮮和適當流通是養雞的首要條件。通風的目的是減少舍內有害氣體,增加氧氣,同時又能降低舍內的濕度,保持墊料干燥,減少病原繁殖。否則將造成雞呼吸道疾病增加,體弱多病,增加死亡。育雛室應保持空氣新鮮,在保證溫度足夠的前提下盡量的加強通風換氣。
2.3 雛雞的挑選
雛雞一般挑選體格結實的健康肉雜雛雞,手握感覺充實在彈性,蛋黃吸收良好,臍口閉鎖平整,泄殖腔口附近羽干凈,絨毛豐滿整潔,色澤鮮艷且長短適中,叫聲清脆,眼睛明亮有神。
2.4 育雛的工作
1d:必須保證室內溫度,如上表所寫標準溫度,以后每周下降2℃,直至降到常溫;有強光刺激其采食;有充足的飲水桶和料桶。應先飲水后開食,雛雞進入育雛舍后,休息0.5 h,便可喂水,第1次給水飲水用1:5000高錳酸鉀水,后可用5%的葡萄糖水或溫開水加適量開食補鹽或氨芐青霉素、益生素。雛雞自由采食,用全價料拌濕,以手攥成團、松開能散為好。要做到定時定量,少喂勤添一般以喂八成飽為宜,每次喂料量以15~20min吃完為宜。
2~4d:注意保證溫度的穩定,溫度不能過高、過低或時高時低。繼續補充適量的維生素及防白痢和慢性呼吸道病的藥物,此時應適當采取換氣措施。另外要按時做新城疫和傳染性支氣管炎疫苗的接種,接種前適當添喂維生素。
4~6d:繼續飼喂防治白痢及慢性呼吸道病的藥物,另外要注意換墊料。
7~8d:在此時應適當調低溫度,加大換氣量。冬天要注意排濕。
9~10d:注意觀察雞群接種后的情況: 由于仔雞增大了采食量和飲水量,所以應看情況增加通風換氣量,注意濕度不宜過大;應相對把飼養密度降低到40~50羽/m2;
10d后應注意防治球蟲病。在整個育雛期間要注意防火、防鼠,保持雞群安靜。在育雛的1~3日齡全天光照,3d后逐漸縮短光照時間,15日齡達到僅利用自然光照,不再給予人工補光。適時調整密度,保證雛雞健康生長,第1周50羽/m2,第2周40羽/m2,第3周30羽/m2,第4周25羽/m2,第5周 20 羽/m2。
2.5雛雞的日常檢查
日常的檢查主要從雛雞活動、睡眠、采食、飲水、呼吸、糞便等幾個方面檢查。
活動。健康雞活潑好動、反應敏感、眼明有神;病雞精神萎縮。
睡眠。溫濕度適合時,健康雞睡眠的姿勢是頭頸伸 直,平坦地伏在墊料上,而且閉上眼睛,不打堆;病雞異樣。
采食。健康雞采食活躍,不時發出歡快的叫聲,嗉 囊有料,病雞則無料,嗉囊內充滿水液。
飲水。健康成長雞飲水后會立即離開飲水器,胸部 羽毛不沾水。飲水過多可能發生腸炎,消化不良、球蟲病 或食鹽中毒。
呼吸。健康雞群呼吸聲基本不可聽到,如果雞只患 病,呼吸則會有響聲( 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