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孵化出雛日,對未孵出小雞的毛蛋進行打蛋監測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可了解種雞生產和孵化管理中的信息,這些信息完全可以幫助您發現和掌握種雞群生產管理和孵化廳所存在的某些問題,從而提高生產水平,增加企業效益。
我認為,孵化廳應制訂計劃,規范出一定的要求,對毛蛋進行打蛋分析,以期獲得必要的信息,打蛋監測具有以下優點:
1.了解毛蛋中胚胎發育狀態及被污染的狀況。
2.界定孵化率低下的原因。
3.評估種蛋管理水平(運輸、消毒和儲存)。
4.評估種雞群及種雞場的生產管理水平。
5.評估孵化廳的管理水平。
出雛日打蛋監測,操作簡單,用時少,能有效提高孵化率和雛雞質量,應把這一操作當作有價值的管理工作來進行。
一、打蛋監測操作方法
1、撿雛后,馬上從同一出雛器的不同部位抽樣,每個雞群至少抽取四個出雛盤。
2、取出所有毛蛋,包括已啄殼的蛋。把毛蛋放在蛋盤上,大頭朝上,標好雞群號。
3、記錄出雛盤中殘死雛數。
4、打蛋,根據胚胎的形態,把它們按表一中列出的孵化失敗項目進行分類記錄。
二、注意事項
1、監測頻率
無論孵化結果如何,每兩周至少應對所有雞群的毛蛋做一次抽樣打蛋監測。即使是孵化率好的雞群,也應做監測,以便獲得孵化的真實情況。在大多數孵化廳,打蛋工作應在兩個連續出雛日進行,以確保能取到所有種雞群的樣本。
2、胚胎死亡的分類
胚胎死亡分類的詳細程度可由孵化廳經理來決定。在大多數情況,以胚胎死亡時的周齡和畸形進行分類,就可以得到足夠的信息。早期(1-7天)、中期 (8-14天)和晚期(15-21天)的區分方法是:8天開始絨毛發育,14天頭部轉向蛋的大頭;或參照21天孵化圖譜。
3 、打蛋的方法
因為胚胎發育位于蛋的大頭,最好是鑷子輕輕敲擊種蛋大頭,敲破一點后,用鑷子挑開蛋皮。砸或敲蛋都會增加卵黃膜破裂的可能性(孵化20天后卵黃膜變得很脆弱);若卵黃膜破裂,就難以搞清是否含有早死的胚胎。
4、污染蛋的判定方法
在打蛋監測操作中,一個較容易混淆的問題,絕大多數第二周死亡的胚胎常出現黑色狀態,常常被錯判成被污染蛋,這種胚胎變黑現象是循環系統中的血液被氧化的結果,只有腥味,而這一點不象絕大多數污染蛋具有惡臭。
6.早期胚胎死亡的確定方法
有無早期胚胎發育跡象是精確判定種蛋受精情況的基礎。國內有些孵化廳在10-12胚齡時照蛋,來確定種蛋的受精率,由于這種方法不夠準確,建議使用打蛋方法查清早期胚胎死亡率,得到準確的受精率。打開大頭蛋殼,大多數種蛋受精情況即可判定,不過有時在卵黃上面看不到胚胎或胚盤,這時就得把蛋轉動一下,倒出一些蛋白,以便胚盤暴露出來,如果仍看不到胚胎發育的跡象,那么就將卵黃倒入一空盤中做仔細的檢查。應注意,不可受肉斑、血斑和卵黃上斑紋的影響,把無精蛋判成受精蛋。
看胚胎是否死亡還可通過查看卵黃顏色和蛋白稠度,來確定孵化21天的種蛋受精情況。總的來說,(1)無精蛋黃比受精蛋黃的顏色淺。(2) 無精蛋白比受精蛋白稠。(3)無精蛋黃處在蛋的中央,而受精蛋黃沉入蛋的小頭處。這些敘述并不是絕對的,有時也存在例外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