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t799u"></tbody>
  •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中國養殖行業領域專業門戶網站
                當前位置:中國養殖基地 / 養雞

                種雞育成后期的飼養管理

                編輯:  時間:2017-07-21   瀏覽:

                  經過了20周的發育,公雞各方面準備工作基本完成,育成期即將過渡到產蛋期,現階段主要是檢驗、加光、混群和公母分飼工作。

                  1 檢驗育成期管理成果并做最后調整

                  在此階段檢驗公雞均勻良及發育情況不能只盯著體重,還要檢查公雞體型狀況,更確切的說是胸型。通過對胸肌評分檢驗公雞發育情況及均勻度,確定下一步給料方案。20~25周期間每周至少檢查一次胸型,此階段最好的胸型是在2~3 分之間,25周末料量在120g左右。

                  2 混群

                  混群一般在20~23周之間進行,混群過早公母分飼難度較大,混群過晚不利于公母分飼和公母雞和諧相處。

                  (1)混群前要對公雞進行最后一次選種,應選第二性征明顯,體態無異常,斷喙整齊,腿和腳趾強壯且盲,羽毛光亮,體型直立,肌肉健壯發達的種公雞,同時體型相近的盡量放在同一欄內,對不合格公雞進行休整(修喙等)或淘汰。

                  (2)混群比例一般在8%~10%之間,根據不同的混群時間和公母f性成熟情況具體實施有差異。在20周前混群則可一次混入足量公雞(8%~10%),加光后根據公母性成熟一致性及相處程度采取措施,若公雞野性大則適當挑出1%~3%公雞,待母雞適應后再緩緩補足;22周齡先混5%成熟的公雞,在23周齡再混2%,在24周齡再混余下的2~3%的種公雞;也可以在22周齡,一次性混進9%~10%的公雞,在30周齡時,把那些發育不好、肛門顏色較淺、交配不活躍、特重或特輕的公雞挑出(2%左右),及時淘汰或更換。

              1. <tbody id="t799u"></tbody>
              2.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3.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粉色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