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是構成骨骼和牙齒(喙)的主要成分;在幫助血液凝結、體內某些酶的活化、維持神經的傳導功能、肌肉的伸縮性、毛細血管的正常滲透壓、體內酸堿平衡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缺乏會引起發育停滯、食欲減退、毛皮狀態不良、軟骨等癥狀。鈣的攝取過多亦會導致鈣磷比例失調,阻礙微量元素的吸收。磷是動植物體內的必需礦物元素。對動物的生長有很強的功效。
鈣、磷是雞需要量最多的兩種礦物質元素,二者約占體內礦物質元素總量的70%左右。鈣不僅是骨骼、蛋殼的主要成分,而且在維持神經、肌肉、心臟的正常生理機能和調節酸堿平衡、促進血液凝固等方面均起重要作用。缺鈣時,雞出現佝僂病和軟骨病,生長停滯,產蛋率下降,產薄殼蛋或軟殼蛋。不同種類的雞對鈣的需要量是不同的,一般生長雞飼糧中的需要量為:0.8%~1.0%,成年雞開始產蛋后對鈣的需要量隨產蛋率增加而增加,一般產蛋雞飼糧中鈣的含量為3.0%~4.0%。
鈣與飼糧中能量濃度有一定關系,一般飼糧中能量高時,含鈣量也適當增加,但也不是含鈣量愈多愈好。如超過需要量,則影響雞對鎂、錳、鋅等元素的吸收,對雞的生長發育和生產也不利。
鈣在貝粉、石粉、骨粉等礦物質飼料中含量豐富,而在一般谷物、糠麩中含量很少。因此,在配合飼糧時,要注意添加含鈣量多的礦物質飼料。
磷作為骨骼的組成元素,其含量僅次于鈣,也是構成蛋殼和蛋黃的原料。磷在碳水化合物與脂肪的代謝、鈣的吸收利用以及維持酸堿平衡中,也有重要作用。缺磷時,雞食欲減退,出現異食癖,生長緩慢。嚴重時關節硬化,骨脆易折;蛋雞產蛋率明顯下降,甚至停產。
磷的主要來源是礦物質飼料、魚粉、餅粕類和糠麩,而飼料中全部的磷稱為總磷,其中雞可以吸收利用的稱為有效磷。魚粉等動物性飼料和骨粉等礦物質性飼料中的磷,雞容易吸收利用,都視為有效磷;植物性飼料中磷,雞只能利用30%左右。因此,在配合飼糧時,應以有效磷作為磷需要量的指標。配合飼料中有效磷=動物磷+礦物磷+植物磷×30%。
在一般情況下,雞飼料中有磷的含量為:雛雞0.55%;青年雞0.5%,產蛋雞0.4%。
鈣和磷兩種元素有著密切的關系,飼糧中某種元素的含量不足或過量都會影響另一種元素的吸收和利用。在一般情況下,鈣、磷的正常比例應為1.2:1,不超過(1.1~1.5):1范圍,產蛋雞為4:1或更寬些。
搜牧小編提示在配合飼糧中,還要注意維生素D對鈣、磷吸收、利用的影響。如果飼糧中維生素D含量充足,可以緩解鈣、磷比例不當帶來的危害;反之,若飼糧中維生素D缺乏,即使飼糧中鈣、磷充足且比例適當,但其吸收和利用受到限制,雞也會出現一系列缺乏鈣、磷的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