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雞飼料粉碎的越細越好粉碎粒度越小越有利于動物消化吸收,飼料粉碎的粒度各國有各國的標準。據報道,美國常用4毫米孔徑篩片。我國國家技術監督局1988年035號文件的規定,上層篩應有99.8的顆粒通過篩上物僅有0.2%,只有這樣才算全部通過。我國商業部1985年3月發布的配合飼料質量標準規定生長雞、產蛋雞和肉用仔雞的粒度標準是0~6周齡全部通過2.5毫米圓孔篩,孔徑1.5毫米圓孔篩上物不大于15%;7~20周齡全部通過孔徑 3.5毫米圓孔篩,孔徑2.5毫米圓孔篩上物不大于15.0%;0~4周齡肉用仔雞全部通過孔徑2.5毫米圓孔篩,1.5毫米圓孔篩上物不大于 15.0%;4周齡以上肉用仔雞全部通過孔徑3.5毫米圓孔篩,孔徑2.5毫米圓孔篩上物不大于15.0%。
雞的飼料不宜過細,因雞喜食粒料或破碎的谷物料,可以粗細搭配使用。稻谷、碎米可直接以粒狀加入攪拌機,小麥、大麥的粉碎細度在2.5毫米以下為宜,玉米、糙米和豆餅應加工成粉狀料。當產蛋雞產軟殼蛋需要補鈣時,喂顆粒鈣較理想,即把石灰石、貝殼等磨成高粱粒大小的顆粒,在每天晚上喂最后一遍料時再加喂。由于顆粒鈣在雞體內停留的時間較長,有利于雞體的吸收利用,故補鈣效果好。
飼料的粉碎細度在考慮到畜禽種類的同時,還要考慮到不使富含脂肪的谷物飼料如玉米、燕麥等粉碎過細,存放時間過久,避免產生酸敗變質。
飼料粉碎過細的缺點。第一,粉碎太細耗電量多,工作長,增加飼料加工成本。第二,適口性差。從雞習性來說,他們喜歡采食整粒或較大的顆粒飼料,對粉碎過細的飼料不愿采食,采食量減少,可降低雞的生產性能2%~4%或還多些。第三,粉塵多。飼料粉碎過細粉塵多,在攪拌、包裝、飼喂過程粉塵飛揚,污染環境,并使飼料受到一定的損失。第四,浪費飼料。據報道,產蛋母雞在52周齡產蛋期內,僅粘附在喙上的粉料在飲水時落入水中1.4~1.8千克,占52星期耗料總量的3.1%~4.0%,如粉碎太細,這種浪費增加1倍。第五,不利于消化。飼料粉碎后,可擴大與消化液和消化酶的接觸面,能提高消化率,但粉碎過細的飼料,穿過消化道時,易粘結成塊,可影響消化液充分浸潤而降低消化率。同時,可導致肌胃萎縮,小腸肥大,腸道細菌發酵增強,生成揮發性脂肪酸增多。消化道的這種變化,將影響食欲,采食量下降,因而影響雞的生產性能。
飼料粉碎過粗的缺點。首先,影響飼料的均勻度。飼料粉碎粒度過大,不但容易發生自然分級,而且也不易與各種添加劑攪拌均勻,往往使一部分雞發生某些營養物質缺乏癥,另一方面可能有一部分雞發生某些營養物質過量而中毒。其次,減慢飼料通過消化道的速度。與小顆粒飼料相比較,大顆粒飼料通過肌胃速度較慢以致不能滿足不同品種、不同類型、不同年齡雞的最大生長速度和最高產蛋性能所需的營養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