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場環境還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法進行改善:
六、關于通風換氣的方式與管理問題
雞舍建筑形式不同,通風方式也不盡相同,總的目的是要保持雞舍內空氣新鮮,冬暖夏涼。實踐證明密閉式雞舍縱向通風比橫向通風風速高、舍內無通風死角區,有利于改善場區生產環境,減少疾病和感染;可減低生產區噪音、節省能源,降低成本。
風機要有幾組控制,隨季節變化決定排風堵大小。有的場進風口與排風口設備相距很近,當開風機時風從進風進來很快又從排風口排出去.雞舍中間有害氣體抽不出去,應改變這種不合理設備。開放式雞舍安裝風機強制通風換氣時,附近門窗應關上以避免風走短路,白浪費電起不到排風作用。不但要注意白天通風換氣也要注意夜間通風換氣,下午飼養員下班后夜間不能沒人管,高密度養雞長時間不換氣 有害氣體積聚就會危害雞群,冬季夜間要定時適當通風,夏季白夭溢度高,雞吃得少,夜間溫度比自天低,給雞創造適宜的環境可起到補償作用。雞舍周圍和雞舍之 間不要鋪水泥地面,因為這種地面夏季輻射熱很厲害。
夏季加大通風量只能使雞體感舒適,絕對溫度降不下來多少,夏季炎熱時間長又比較干燥的地區可考慮安裝濕簾降溫。
七、場區綠化問題
每百株大樹舞天能釋放50kg氧氣,吸收66.7kg二氧化碳,家禽正好需要大量氧氣和排出大量二氧化碳,夏季由于樹葉蒸發水分和吸收、遮蔽太陽輻射熱而降低了畜禽舍溫度,有高大樹木覆蓋的雞舍夏季在烈日下比沒有樹木覆蓋的雞舍氣溫低3℃~5℃,冬季可以防止強烈寒風的襲擊。有人怕栽樹招鳥帶來傳染病。這要權衡輕重。現代化規模化養雞全部雞群都在舍內籠養,特別是密閉式雞舍燈光照明,舍內很暗,鳥很少飛入,與雞直接接觸的機會就更少了,雞舍之間栽樹常年受益,利多弊少。某大雞場原來雞舍之間有樹,已起遮蔭作用,后來砍掉,通過兩對比,認為還是有樹好,又不得不重新栽上。
八、重視飼料衛生
飼料加工、儲存、運輸、飼喂過程中避免病菌污染也是搞好綜合防疫措施的重要環節,這一點往往為人們所忽視。有的雞場的飼料場或飼料間距堆糞場很近,中間隔離不嚴。有的場在雞舍工作問里拌料,而病雞、死雞就扔在工作間地上,這就很難避免污染飼料。發霉變質的飼料不許進人配料車間。發霉的飼料不單是降低營養的 間題,重要的是使雞消化能力減退,肝臟機能和免疫機能下降,容易誘發其他疾病.使生長發育受限.產蛋率、種蛋孵化率、飼料效率下降。發霉料對雞危害嚴重應 引起高度重視。
九、關于新建場場址選擇問題
新建雞場除要選擇地勢高、便于排水、水質良好、水源充足、交通電源比較方便等條件外,不要再在大中城市近郊區、工礦企業和人口比較稠密的附近建大中型雞場,因為農村建設事業發展很快,幾年以后雞場與附近工礦企事業、居民矛盾突出時雞場有可能無法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