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雞舍的安全防控,有助于提升蛋雞養殖效益,雞舍環境干凈了雞群患病率就會降低,養殖效益就會慢慢上升。
傳染病的三個環節: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群體。只要把其中一個環節中斷那么疫病就不會流行起來。傳染源簡單的說就是帶毒的生物體,它包括病雞,和一些康復但仍排放病原菌的雞。減少傳染源的方法就是淘汰病雞和徹底治療。廣大養殖戶總愛在雞舍的一角放幾只病雞治療,實際經濟效益不一定劃算,貌似康復雞不僅生產性能差,且依然排毒。有時用藥療程不夠,留下許多亞健康雞。什么樣的雞群才算徹底治愈呢?不單表現為不死雞,生產性能恢復,且機體的免疫應能力恢復,機體內微生態系統恢復正常,這才是真正的康復。
傳播途徑有垂直傳播和水平傳播。減少垂直傳播就得購買“管理好、疾病凈化好”的大廠雞苗。因為雞苗是關鍵。水平傳播通過飼料、水源、粉塵及昆蟲和鼠類等。目前養殖戶很少注意飼料原料的消毒工作,一般養雞場應該有一座專門的原料庫,每批原料入庫后均需甲醛熏蒸消毒,即滅菌又殺霉菌。雞舍空舍后,很多人注意消毒殺滅病原菌,但很少有人注意殺滅昆蟲和鼠類。筆者在走訪過程中發現許多養殖戶雞舍四周雜草叢生,這些都為傳染病的預防留下隱患。另外若水質細菌超標,雞群會拉稀嚴重,屢治屢發,藥費偏高,傷肝傷腎。為此偉嘉健康監測與評價中心大力普及水質調查,化驗水質。根據情況給養殖戶提出合理建議,如改用自來水,挖深井水,水中提前加消毒藥,水中添加酸化劑,料中添加微生態等。
那么對于我們養殖廠的建議是什么呢?首先要做好雞舍小功能單元的建立,做好生產區和生活區的區分隔離。雞場最好全進全出,做不到全進全出,應設計好不同日齡雞舍功能的建設和隔離,減少交叉感染。僅舉一個簡單例子,新城疫的防控,對于成年雞,無論300天,還是200天,在防疫設計上抗體水平一定得一致,這樣可減少因抗體高低不平、均勻度低、離散度大而造成疫病難除的現象。在成雞舍,建議養殖戶做好抗體檢測,做到抗體一致,既節省勞力又便于管理。我們知道作為污染嚴重的雞舍新城疫抗體平均值在9--11,極差不超高3,離散度小于15%,這樣的雞群保護力才強。我們通過大量的檢測數據發現蛋雞在開產前只有經過3--4次的防疫抗體滴度才能達到此值。雛雞和青年雞的抗體保護率低,必須加以隔離和保護。
雞群對傳染病的抵御分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只有病原菌突破非特異免疫屏障,進入機體產生免疫應答,特異性免疫應答才開始發揮作用。非特異免疫屏障主要是粘膜屏障,如雞體的眼結膜、腸道、呼吸道等,最易被破壞。雞舍的灰塵、氨氣、硫化氫氣體會破壞眼結膜和呼吸道粘膜,滋生病原菌。氨氣和硫化氫氣體從哪里來?雞體脫落的腸粘膜和未消化的蛋白質是產生氨氣的根源。給蛋雞添加微生態制劑,能夠促進飼料消化,減少腸炎的發生,這樣對雞體非特異免疫力有很好的提升作用。偉嘉黑金剛系列蛋雞預混料都添加有足夠的微生態制劑,對腸道、生殖道和雞舍環境有很好保護作用。完善特異性免疫,減少免疫抑制,在選擇高質量疫苗同時,減少霉菌毒素的危害,免疫器官的發育程度,肝臟合成抗體的能力都是至關重要。額外添加藤茶黃酮和酵母細胞壁有利于免疫器官的發育和提高肝臟細胞的修復。
那么,為什么我們雞場有時仍然爆發傳染病呢?
原因很多,病毒的變異,局部黏膜抗體的丟失,病原菌長驅直入。消毒、隔離始終是我們防控的重要手段,因為我們不可能把所有的病原菌的疫苗做完,做好生物安全是首要的,疫苗的防疫是我們的防病最后手段。
做好疾病凈化,做好防疫的細節,添加免疫增強劑活力元提高抗體滴度,免疫后勤消毒,減少污染,防止抗體的過快丟失。現階段,防疫有一些錯誤的做法。比如新城疫活苗一月飲一次,疫苗劑量加到四倍以上,活苗,油苗分開等。正確做法是,油苗和活苗相結合,提高免疫質量,減少免疫次數。免疫次數過多,會影響雞群的產蛋率,所以最好結合抗體監測和實際生產相結合的原則制定免疫程序,即經濟又有效。
不明種類病毒的病毒感染雞場,我們最好的應對措施,消毒隔離,給雞群飲用禽速健,降低病毒對細胞的感染,飼料中添加免疫增強劑,提高非特異免疫能力,增強雞體抗病力。
搜牧小編提示,雞舍的疾病防控是非常重要的,養殖戶要做好防控還需從雞舍環境衛生做起。
免責聲名:本站(中國禽病網)大部分內容來源于互聯網的分享、摘錄,如果文章、圖片、視頻等信息侵犯了你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本站管理員,我們會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