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雞雞舍光照的要求
蛋雞光照的原則是在產蛋率上升期光照時間只能增加不能減少,在產蛋高峰來臨前的2~3周,每天的最長光照時間要達到16~16.5小時并一直恒定不變,在產蛋后期,每天可增加0.5小時,至17小時。密閉式雞舍的光照應在原來每天8小時的基礎上每周增加1小時。連增兩周后,改為每周增加半小時,直至每天光照16~16.5小時,維持恒定不變。開放式雞舍,主要是利用自然光照,不足部分用人工光照來補充。因此產蛋期光照時數,應根據當地日照時間的變化來調節,日照短于光照時數的差數,應采取人工光照補充。增加光照時間,以天亮前和日落后各補一半為宜。較為簡單的方法是:保證規定的光照時間,早晚各開、關燈 1次。若每天光照16小時,則可在早上4:30開燈,日出后關燈;晚上日落后開燈,20:30關燈。這樣每天的開關燈時間不變,便于管理,不易錯亂。
很多養殖場會選擇人工補光。人工補充光照一般采用不大于60瓦的清潔白熾燈,并使用燈罩,注意保持燈罩完好,每周擦拭燈泡1次。用40瓦燈泡時,燈泡離地面1.5~2米,燈間距在3米左右,若安裝25瓦燈泡,其燈間距應為1.5米,食槽、飲水器盡量放在燈泡下方,以便于雞的采食和飲水。蛋雞產蛋期間的光照強度以1平方米面積10勒(或3瓦)為好,它有利于蛋的形成和蛋殼鈣化。光照過強會引起雞的不安,神經敏感,導致破蛋增加。
通風換氣
雞舍空氣的流通對雞的健康生長來說至關重要,因此對通風換氣要嚴格達到標準。通風換氣的目的在于調節舍內溫度,降低濕度,排除污濁空氣,減少有害氣體、灰塵和微生物的濃度和數量,使舍內保持空氣清新,供給雞群足夠的氧氣。為達到通風的目的,在建造雞舍時,應合理設置進氣口與排氣口,使氣流能均勻流過全舍而無賊風。即使在嚴寒季節也要進行低流量或間斷性通風。進氣口須能調節方位與大小,天冷時進入舍內的氣流應由上而下不直接吹向雞體。機械通風的裝置應能調節通風量,根據舍內、外溫差調節通風量與氣流速度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