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氣溫較低,很多養殖戶只注意給雞舍保溫,忽視了雞舍的通風換氣,導致雞舍的氨氣、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含量過高,嚴重會造成雞群中毒,損失很嚴重。那么冬季該如何給密閉的雞舍通風呢?關鍵要控制好舍內溫度不要出現忽高忽低現象;提供正確的空氣流向模式,防治雞群受冷應激;提供適當的新鮮空氣,控制濕度、氨氣、粉塵、微生物等。
冬季通風主要以換氣為主,以舍內體感無色無味、無憋悶感為宜;體感風速在0.1m/s以內、舍溫在13℃以上、晝夜溫差在3-5℃內,且維持相對穩定為最佳狀態。其中產蛋高峰期在滿足最小呼吸量的同時,應重點關注雞只體感風速,穩產期和產蛋后期重點關注空氣質量。通風管理的基本原則,冬季雞舍通風以維持最小通風量為主要原則,①根據最小通風量確定風機的開啟個數;②、根據舍內溫度和風機個數來確定小窗開啟數量,當兩個以上風機常轉時考慮小窗全部使用,低于兩個風機時,考慮關閉一半小窗;③、小窗開啟以保證舍內通風的均勻性為原則,兩側小窗必須對稱開啟;④、小窗調整時間以維持舍內晝夜溫度的相對穩定為原則。一般白天8:30溫度開始不斷上升,此時根據舍溫將小窗逐漸調大,夜間7:00-8:00溫度逐漸下降,根據舍溫將小窗逐漸調小。
以溫控風機通風為主,在保證最低通風量基礎上,以夜晚舍內最低溫度為開啟值,保證雞舍溫度不低于13℃。溫度設定過高,舍內空氣流通不暢;過低會導致通風時間過長雞舍溫度過低,造成雞群應激。另外在寒冷季節,雞舍溫度低于溫控器設定的溫度時,風機無法啟動,雞舍需要維持最小通風量,就要采用定時風機間歇性運轉通風,這樣就能控制好舍內溫度,不能出現忽高忽低現象。正確調節進風口,在寒冷季節,雞舍通風采用不同的進風方式,會對雞群的舒適度以及生產性能造成很大影響。常用的有以下兩種—普通窗戶和可調節的通風小窗。通風小窗的使用效果最佳,可以根據外界溫度高低調節進風口,使進入雞舍的冷空氣以較高速度向上,流向雞舍頂部,直至雞舍中央,在雞舍上方與舍內暖空氣混合,避免雞群受冷應激。如果進風口開啟太小,雞舍靜壓太高,雞舍進風量就會不足;如果進風口開啟太大,靜壓就會下降,造成風速較低且進風不均勻。具體做法應根據實際情況摸索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