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鄉烏骨雞原產于黔北赤水市,因赤水是著名的“竹子之鄉”而得名。竹鄉烏骨雞胸寬體深,背腰寬短,身體勻稱,母雞頭小頸短,經多年選育,羽毛以黑色為主,翅羽、尾羽有明顯的墨綠色光澤。單冠,平頭,皮膚、肉髯、喙、耳、脛、爪、均為烏黑色;肌肉、腹膜、骨骼烏黑,如墨染一般。
1、場址選擇。場地選擇應遵循以下原則:(1)要交通方便。(2)場地宜高朗、避風向陽,以地勢平坦的蔬林地、果園、草地為宜。(3)環境安靜,尤其應避免強烈無規則的噪音,以免影響雞的生長發育和繁殖性能。(4)雞舍離交通要道、居民區、工廠、學校至少在500米開外。
2、雞舍的修建。雞舍的修建宜座北向南,牢固、干爽、通風。農戶飼養應盡可能利用現有房舍改造,即使新建雞舍,也要盡可能遵循節簡實用的原則。雞舍通常分育雛舍和成雞舍兩種,有條件的還可建中雞舍。成雞舍通常用竹條或木條修建,屋頂結構為人字式或單斜式簡易雞舍較為經濟,經濟條件好的可建永久性雞舍。舍內用竹條或木條做成與雞舍面積相宜的網架,網架距地面0.4-0.6米高,竹木條板寬為2.5-5厘米,間隙為2-2.5厘米,條板下可用磚石架設承接,舍內配套飼料槽,飲水器,產蛋窩等設備,雞舍按每平方米6-8只修建,可在房前屋后釘立木柱、圍欄網形成活動區。育雛舍要求保溫性能好,同時要配備相應的育雛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