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養殖水平的不斷提高,很多養殖戶在品種質量和飼養水平上有很高的見地,但是在一些細節方便仍是有欠缺,雞場溫度的調控把握就說明了這一點。
空氣溫度對對雞生長發育及生產性能的影響。空氣溫度是影響雞群健康和生產力的首要溫熱因素,對雞的生長、產蛋及蛋重、蛋殼的品質、受精率與飼料轉化率都有明顯的影響。怎么才能科學的控制雞舍的溫度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什么樣的溫度最適合雞群生長?溫度過高或者是過低都會影響雞的產蛋率。通過科學調查顯示最適宜的溫度是18-23攝氏度。一般1~2日齡育雛溫度(雞背高度或網上5厘米高度)為34℃~35℃,舍內溫度27℃~29℃。以后每7天降低3℃,到第28天溫度降至21℃左右,以后即保持這個 18-23溫度。
其次,要了解怎么樣及時調控雞舍的溫度。如果雞舍溫度過高,可能導致微生物滋生繁殖,易導致雞群發病,雞群體內積熱,雞群采食減少,飲水量增加,懶動并且生產性能大大下降,雞群難以耐受。繼而使體溫上升,終致中暑(熱射病)而死。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中,對雞的生長具有明顯的不利影響,這種情況多見于炎熱的夏季。當低溫時,雞增重減慢,耗料增多,易患感冒和消化道疾病。在低溫低濕的環境中,雞舍內塵埃增大,雞羽毛蓬亂,雞顯得煩躁不安,呼吸系統疾病增多,增重也受影響。總之要有適宜的溫度范圍,雞群才能有合適的生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