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樹立“養重于防,防重于治,養防結合”的防疫理念
密閉雞舍的環境控制是通過通風換氣,熱源供熱,濕簾降溫等措施保證雞舍的空氣新鮮,溫度和濕度適宜。在室外氣候條件發生變化時,環境控制系統自動調節進排風方式,自動啟動加熱、加濕和降溫設備,通過通風方式間的自動轉換,為雞只創造適宜的生長環境,提高雞群自身的抵抗力
1.1減少應激因素,給雞群創造適宜的生長環境
不良通風、粉塵、擁擠、潮濕、低溫、高溫、濕度不當、有害氣體含量超標、賊風、疫苗接種、藥物治療、營養不良和飼料轉換等都會使雞群受到應激,導致機體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增加,腎上腺皮質激素能顯著損傷T淋巴細胞,同時抑制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增加循環抗體IgG的分解代謝,機體自身的免疫功能下降。
1.2溫度控制要點
雞舍溫度控制,要隨著雞只日齡的增加,緩慢下降,不能下降太快,一般遵守一周下降2℃左右,防止因溫度下降太快雞群受涼,引起冷應激,誘發呼吸道疾病。
在傍晚外界溫度開始下降的時候,要調高鍋爐的進水溫度,確保雞舍環境溫度達到目標溫度,減少晝夜溫差。盡可能的把雞舍晝夜溫差控制在2℃以內,溫差越小越好,防止雞舍溫度忽高忽低,誘發傳支等呼吸道疾病。
1.3通風控制要點
密閉雞舍,通過橫向通風、過渡通風和縱向通風的模式改善雞舍環境,使雞舍內的氧氣、二氧化碳、氨氣、一氧化碳的濃度達到要求。雞舍空氣的質量要求,氧氣>19.6%,二氧化碳<0.3%,一氧化碳<10ppm,懸浮灰塵<3.4mg/m3,如果這些條件達不到的話,最小通風量就要增加。
2做好疫苗免疫
對于預防病原微生物的再感染,特別是預防病毒性雞病的感染,通過免疫接種激發雞體產生特異性免疫力,使易感動物轉化為非易感動物,在預防雞病中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
3樹立雞群不攜帶病原微生物的防疫理念
3.1飼料原料中病原微生物的控制,禁止使用動物源性飼料等病原微生物含量高的飼料原料。
3.2做好種雞場的疫病防控工作,杜絕垂直傳播的病如禽腦脊髓炎、支原體、傳染性貧血、弧腸呼病毒和網狀內皮組織增生癥等通過種蛋傳播給下一代。
3.3孵化場做好種蛋和孵化場工作場地、運輸車輛以及注射器具的衛生消毒工作,杜絕雛雞在孵化場的早期感染。
4樹立使病原微生物不帶入和不帶出養殖場的防疫理念
4.1場址選擇和場區布局和廠房建筑
養雞場周圍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雞只的健康情況,因此場址的選擇及廠區內的布局對防疫工作非常重要,它相當于雞場的第一道防御線,若場址選擇不合理,再完善的防疫體系面對疾病時也不堪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