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世平在管理藕田。
“以前的藕塘光是種藕,效益不夠高,現在60畝蓮藕,水下套養泥鰍、黃鱔等,畝產效益能翻倍哦。”近日,南川區河圖鎮騎坪村村民朱世平一邊管理自己的荷塘,一邊對筆者說。
只見晴空之下,一片碧綠的蓮葉隨風翻動,綠意盎然,水中蓮藕長勢茁壯,盛開的蓮花點綴其間,煞是喜人。
站在荷塘里的朱世平指著荷塘中蓮葉下,一些小小的泥鰍在不停的穿梭,水中泛起陣陣漣漪。
藕塘放養泥鰍
幾年前,朱世平承包了村里60多畝水田,種上了蓮藕。種藕在頭年蓮藕采挖后就開始培育蓮藕的種苗,然后進行栽培管理,一般到10月份,蓮藕就可以采收了。
由于精心管理,蓮藕畝產達4000多斤,一年下來賺了不少錢。
朱世平是個有心計的人,水田光種藕,他有些心不甘,琢磨著還想搞點其它名堂。
后來,在鎮里農技人員的指導下,朱世平從只種蓮藕改為“蓮藕+泥鰍”的立體種養,在荷塘里放養了5萬多尾泥鰍苗。
朱世平說,養泥鰍能消除藕池里的害蟲,改善水質,使蓮藕長得更白嫩粗壯脆甜,品質更高。
“蓮藕+泥鰍”效益高
“在藕塘養泥鰍,就不能像單獨養殖的密度那么大,必須是在淺水藕池塘里面低密度地套養泥鰍,發揮蓮藕和泥鰍共同生長的優勢。”朱世平說。
他說,這種方式就要求種植蓮藕時要投放有機肥。有機肥既作為蓮藕的肥料、產生底肥的生物,又為泥鰍提供豐富的食料。
而蓮藕的葉子起到遮陰的作用,避免水溫過高,以保持水分穩定,為泥鰍生長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泥鰍松動泥土,促進蓮藕的生長,其糞便又作為蓮藕的優質肥料,這種模式的生產對蓮藕和泥鰍生長都非常好。
“蓮藕+泥鰍”,不僅讓朱世平賺了更多的錢,同時還起到了改善生態環境的作用。
泥鰍捕撈選準時機
常言道“像泥鰍一樣滑”,說明泥鰍很難捉。泥鰍好養不好捕撈,尤其在藕池中,更是難上加難。朱世平是如何做到的呢?
“在種植蓮藕時就要想到這個問題,讓泥鰍有生存的空間。”朱世平說,在種蓮藕時,就要挖好養泥鰍的溝,溝寬深各1米左右,泥鰍就能在里面暢游。
朱世平說,泥鰍捕撈要選好時機,一般在沖泥采藕后捕撈泥鰍最合適。他說,放水時,一般都要在藕塘的排水口用網護住,以防泥鰍逃跑。在藕塘放水后,就可用特制的網篼,進行泥鰍捕撈了。
“當然,肯定有一部分泥鰍抓不起來,因為藕塘淤泥比較多,這也無所謂,畢竟泥鰍還在藕塘里。”朱世平說。
朱世平算了一筆賬,按照每畝蓮藕產量3000斤,每斤2.5元計算,蓮藕的收入就有7000元;再加上每畝能產泥鰍100多斤,按目前每斤三四十元計算,每畝池塘收入1萬元沒有問題。
文/圖通訊員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