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泥鰍生長習性
1.1水溫適養水溫15~30℃;隨著水溫上升生長加速;最適水溫25~28℃(生長最快);休眠水溫5℃以下或32℃以上(會鉆泥進入休眠狀態以抗避寒暑)。

1.2食性在天然環境中,攝食小型甲殼動物、浮游動物、絲蚯蚓、植物莖芽、雜草種子綠藻、碎屑、微生物;攝食常在夜間。在養殖條件下,能攝食各類食品工業的副產品以及人工配合飼料(浮性、沉性皆可);經馴食可白天攝食,攝食方式為輕啄吸入式。
1.3.習性具有多重呼吸器官,鰓、皮膚、腸壁;適應性很強,喜好偏酸性環境,可忍缺氧、缺水,能耐密集;適合池塘高密度養殖,也適合循環水集約化養殖。
1.4.生長泥鰍的生長速度快慢主要取決于種源、環境、密度、飼喂、管理等多方面因素,因此每一個環節做的好不好直接會影響到泥鰍的養殖周期及產量。
2、入塘前的處理
苗種投放池塘前可采用惠金碘4~5ml/m3進行浸泡消毒5分鐘,對鰍苗進行體表消毒處理。投苗入塘后,針對養殖水體進行全面消毒,用惠金碘(1L),3畝/瓶,全池潑灑,同時使用解毒抗應激強穩西2畝/包全池潑灑,快速緩解鰍苗應激反應。
入塘前的消毒至關重要,這直接關乎種苗成活率的高低及繼發性引起的疾病感染。特別是經過長途運輸,機械性造成泥鰍的粘液層、皮膚或魚體有不同程度的損傷,很多養戶往往忽略掉這一環節,造成投苗3~5天陸續出現死魚現象,具體為以下兩癥狀。
高溫期——腐皮、爛身(脫粘,皮膚損傷引發的細菌感染)
低溫期——水霉病的出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