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是一個比較自然的小生態環境,里面有各種蟲類、微生物、田螺等自然食物,所以稻田很適合養殖一些水產動物,之前有很多地方養稻花魚,其實稻田里放養泥鰍養殖也很好。這種半自然的放養,比起人工建養殖場來養殖可以節省許多人力物力,還可以減少病害發生,放養提高泥鰍品質。那么稻田該怎么養,要注意什么,文章會給大家詳細介紹。
一、養殖準備
1.選擇養殖田
一般選擇的養殖田是保水性較好的田塊,一般最好能持續保持40厘米深的水層的稻田很好。稻田泥土要肥,腐殖質含量高,粘性高,泥鰍喜歡鉆進泥土,有時天熱,強光,水溫度增高,泥鰍可以躲避在泥下。
2.田埂加固
一般最好田埂要有50到80厘米高,但是普通田埂都在30厘米的高度。所以在耕田時要加高加寬田埂,加高后要打實泥土,防止大雨沖刷。
3.護田
要在田埂、周邊種草固土,不能裸露泥土,也可以用石板等建筑材料隔開,阻擋,防止田鼠等小動物來為害捕食泥鰍。
4.挖溝
可以在田中,挖一兩條溝,可以供泥鰍透氣,活動,一般要挖在稻填的四周或是中間。還需要挖好注水口、排水口,另外需要裝上防護網。
二、適時放苗
一般在稻子長到固定的高度的時候就可以投放,太早怕傷害幼苗,也沒有蔭蔽的適宜環境。太晚又會錯過時節,最好在結禾花之前。投放前施肥一次,提供一些豐富的餌料供食。如果是多季栽植,可以在前一季收割后放苗。
三、飼喂方法
平時雖然可以在田中自由覓食,但是還是需要一些人工投喂,比如一些花生粉、豆餅、麥麩、玉米粉、大豆粉、骨粉、蛋白粉之類的。另外還可以投喂、小魚、一些小蟲子。但是投喂要根據泥鰍的大小、下田時間來喂養。不要一次投放太多,吃多對生長不好。
以上就是泥鰍養殖的準備工作和具體方養時間,還有人工投喂方面的內容。不是所有的內容,也不能適用于每個地區,提供給大家參考學習。希望能對大家有些幫助,然后結合實際能夠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