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鰍出血病多發于5-10月份,病鰍體表呈點狀、塊狀、彌散狀血斑,甚至腸道、肝臟也時有出血。泥鰍出血病主要分為應激性出血、寄生蟲侵害性出血和細菌性出血3種類型。
應激性出血病
因應激反應引起的體表和內臟滲透性出血,病鰍體表呈血點狀,粘液脫落,魚體僵硬,腹腔、鰓部也有出血情況。應激性出血病主要因拉網捕魚、運輸中降溫過大、天氣突變、水質突變等因素造成。
預防和治療泥鰍應激性出血病主要從抗應激、增強泥鰍自身體質和提高免疫力等方面著手,多采用外潑加內服的方法,應注重維生素類營養元素的補充。

寄生蟲侵害性出血病
因寄生蟲侵害魚體導致的體表組織或內臟器官受損引起的出血病,如指環蟲、三代蟲、吸蟲等。病鰍體表呈點狀或斑狀出血,有的體內寄生蟲也可造成內臟點狀出血。
寄生蟲侵害性出血病的治療方案:通過鏡檢方式查出致病蟲源,做到有針對性的殺蟲,適當內服消炎藥,同時外用消毒藥物防止創口繼發性感染。

細菌性出血病
因病菌(主要為氣單胞菌)感染引起的泥鰍出血病,病魚可見體表或鰓絲出血,腸道充血,肝臟有血點等癥狀。該病主要由水質底質嚴重惡化、放養度過高、連續陰雨天氣等因素造成。細菌性出血病具有較強的流行性、傳染性和反復性,應增強防范意識并及時救治。

預防細菌性出血病應從平時的調水、改底、消毒等方面做起。治療細菌性出血病也外潑加內服的方法。外潑戊二醛與苯扎溴銨合劑,內服抗生素(如鹽酸沙拉沙星)加維生素K3,對治療泥鰍細菌性出血病有很好的療效。
本文由網友“超越”分享,由網友“唐孝革”整理修改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