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鰍屬鰍科,泥鰍被稱為“水中之參”,在中國南方各地均有分布北方不常見但也分布各地。泥鰍生活在湖池,且形體最小,只有三、四寸長。它體形圓,身短,皮下有小鱗片,顏色青黑,渾身沾滿了自身的粘液,因而滑膩無法握住。品種主要有:真泥鰍、大鱗副泥鰍和中華沙鰍。
真泥鰍
一般稱泥鰍。體為長圓柱形,尾部側扁,口下位,呈馬蹄形。口須5對,上頜3對,較大,下頜2對,一大一小。尾鰭圓形,鱗片細小,埋于皮下。體背及背側灰黑色,并有黑色小斑點。體側下半部白色或淺黃色,尾柄基部上方有一黑色大斑。體表粘液較多,頭部尖,吻部向前突出,眼和口較小。
大鱗副泥鰍
分布于長江中下游及其附屬水體。體形酷似泥鰍。須5對。眼被皮膜覆蓋。無眼下刺。鱗片大,埋于皮下。尾柄處皮褶棱發達,與尾鰭相連。尾柄長與高約相等。尾鰭圓形。肛門近臀鰭起點。
中華沙鰍
分布于長江中、上游。又稱鋼鰍。吻長而尖。須3對。頤下具1對鈕狀突起。眼下刺分叉,末端超過眼后緣。頰部無鱗。肛門靠近臀鰭起點。尾柄較低。棲居于砂石底河段的緩水區,常在底層活動。
目前國內也有很多觀賞用泥鰍,體態和一般泥鰍一樣,只是顏色更為艷麗,適合用于家庭飼養及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