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鰍養殖過程中五種常見病防治方法
編輯:董恒蓮、朱興國 時間:2018-06-21 瀏覽:
泥鰍肉味細嫩鮮美,營養豐富,有“水中人參”之稱。具有較高的食療藥用價值。隨著人們對它的認識提高,泥鰍身價倍增。因此,養殖泥鰍市場前景十分廣闊。隨著泥鰍養殖規模的擴大,其病害亦隨之多發。本人根據多年的水產養殖經驗,介紹幾種泥鰍常見疾病及防治方法供養殖戶參考。
1.寄生蟲病
主要癥狀:魚苗階段常見車輪蟲、三代蟲等寄生魚體。被侵襲的鰍苗常常浮于水面,急躁不安或在水面打轉。常流行于5—8月份。
防治方法:(1)每立方水體用0.5克硫酸銅和0.2克硫酸亞鐵全池潑灑。(2)每立方水體用晶體敵百蟲0.7克全池潑灑。
2.氣泡病
主要癥狀:泥鰍吞吸氣泡,浮于水面不能下潛,肚皮鼓起似氣泡。魚苗階段由于水中氧氣或其他含量過多引發此病。
防治方法:(1)發病時,立即加入新水或泥漿水治療并用食鹽溶液全池潑灑,用量為每畝4—6公斤。(2)發病后適當提高水體PH值和透明度,具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3.赤鰭病
主要癥狀:病鰍時常平游,浮于水面,動作呆滯、緩慢、反應遲鈍。鰭及腹部皮膚、肛門周圍充血、潰爛。尾鰭、胸鰭發白并爛掉。常繼發感染水霉病。對泥鰍危害極大,死亡率高達80%以上。此病由于捕撈、運輸過程中碰傷鰍體,或因水質惡化而引起細菌侵入誘發此病。
防治方法:每立方水體溶解20克磺胺嘧啶,藥浴15—20分鐘,也可用0.04%(藥物占魚體體重的比例)的磺胺嘧啶拌入餌料連喂3天,療效比較顯著。
4.打印病
主要癥狀:患打印病的泥鰍身體浮腫,一般呈橢圓、圓形,浮腫有紅斑。患處主要在尾柄兩側,似打上印章,故名打印病。7—9月份為流行季節。
防治方法:(1)用濃度為1克每立方米的漂白粉化水全池潑灑。(2)每立方米用2—4克的五倍子進行全池潑灑,連用3天。
5.敵害生物
主要有魚類、水生昆蟲、蛇、蛙等。
防治方法:(1)清除池邊雜草,保持養殖環境衛生,嚴防蛙類浸入,發現蛙類應及時捕捉,蛙卵要及時撈除。(2)注、排水口應設密網攔濾,嚴防有害的魚類、水生昆蟲、蛇等進池塘危害鰍苗或成鰍。(3)若發現池中有水蜈蚣,應用90%的晶體敵百蟲按每立方水體5克的濃度全池潑灑殺滅。
上一篇:泥鰍浮水,表皮出現紅絲、紅點的原因分析及應對措施 下一篇:臺灣泥鰍養殖實用技術匯編
你可能感興趣的內容
- 泥鰍養殖技術視頻 泥鰍的養殖方法
- 野生泥鰍和養殖泥鰍怎么區分 怎樣辨別泥鰍是否野生
- 2020年泥蛇多少錢一斤?泥蛇養殖需要具備什么條件?
- 2020年養泥鰍賺錢嗎?2020泥鰍養殖前景及市場前景
- 中華沙鰍養殖技術
- 一畝產多少斤泥鰍,養殖泥鰍畝產量,泥鰍畝產多少斤?
- 藕田泥鰍套養技術
- 無土養殖泥鰍技術
- 中華沙鰍養殖技術
- 泥鰍吃什么 泥鰍的飼料搭配
- 泥鰍的天敵有哪些
- 泥鰍的品種主要有哪些?
- 稻田怎么養泥鰍
- 泥鰍養殖有哪些方法?
- 2019泥鰍養殖的前景和價格怎么樣?
- 2019泥鰍養殖成本和利潤分別為多少?
- 泥鰍養殖管理與疾病防治
- 泥鰍魚苗鰓霉病大量死亡
- 重慶80后養殖戶胡達獨家曝光養泥鰍年入超百萬秘訣
- 泥鰍養殖模式有哪些,看哪種更加適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