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鰍養殖塘最好設計為東西走向的長方形。寬度30到40米,長度80到120米,魚塘面積4到8畝,有利于光照,水質調控和投喂管理。魚塘最高水位1.5-2米。大水面、深水體可以更好的給予泥鰍生活空間,增加魚塘溶氧載體,便于提高產量,降低發病風險。

魚塘進排水設計安裝
進水口應高出水20公分,防止泥鰍進入進水管造成窒息死亡,也有利于進水時候取得部分增氧效果。魚塘出水口可以設計成梯度分水層排水,方便根據需要自己控制排除表層水或者是下層水體,水表排水便于排出死藻,有害藻類和水面漂浮殘渣等。底部排水便于排除老化水體、有毒有害物質,也便于年度的清塘、曬塘工作。進排水口應分別設計在魚塘的兩端,并根據當地夏季的主導風向,將進水口設計在上風口,排水口設計在下風口。進水口應安裝80目左右的過濾網,防止雜魚、敵害生物及魚卵蟲卵的進入。排水口應安裝防逃設施,防止排水的時候跑魚。
塘埂要求
塘埂要寬實,新建魚塘塘埂可以用挖機壓逐層壓實,防止漏水逃魚。為減少建設成本及對泥鰍造成的機械損傷,魚塘盡量不要鋪膜或是水泥硬化等。魚塘埂的坡度要盡量平緩,坡比大約在1:2-2.5左右,坡度角越小的魚塘,水體和泥鰍對魚塘埂的破壞力就越小,可以延長魚塘的使用壽命,減少魚塘底泥的堆積。

防鳥網設計。
固網樁定位塘埂上應高于人高,便于巡塘,喂料和捕撈等人工操作。網眼大小,因當地主要鳥害個體大小而定。一般安裝6cm寬度的網眼的防鳥網為宜。網眼太大達不到防鳥的目的,網眼太小則會增加網的重量(特別是雨雪天氣的時候),既增大了購網成本,又加大了安裝及維修費用。防鳥網拉線宜選用與網的使用壽命相近的材料,便于二次更換、減少維護,如14mm左右的鐵絲等。魚塘四周也要設計20目左右的圍網,防止蛇、鼠、蛙及小龍蝦等泥鰍地面天敵的入侵,圍網高度宜在60-80cm左右。
作者:山東鑫源泥鰍養殖專業合作社唐孝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