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臺山市海晏奧村徐老板一5畝塘,水深1.3m,配2臺1.5kw葉輪增氧機(見圖1)。2016年3月中旬標苗800萬尾泥鰍苗,平均規格3cm/尾左右,正常吃料,一天3餐。海晏地區4月以來多以陰雨天氣為主。
4月6日之前,吃料25斤/餐,一天3餐,吃料穩定。
4月7日,有陽光。客戶反映上午7點以后泥鰍開始上浮,池邊游塘逐漸數量增加,死亡幾十尾,水色濃綠,下風口有大量藻類水華(見圖2)。客戶使用“Em6”+“碧水安”,半小時以后游塘數量減少,逐漸下沉。

4月8日,多云轉晴。早上7點半又開始上浮,簡易測試盒測得水質指標:pH值7.6,氨氮0.6mg/L、亞硝酸鹽0.1mg/L(見圖3);9點12分用溶氧儀測得池塘中間底部溶解氧4.71mg/L,水溫26.9℃,溶解氧飽和度59.7%(見圖4)。撈苗觀察見體內有明顯氣泡(見圖5、圖6),死亡量開始增加到幾百尾(見圖7),判斷是氣泡病導致的泥鰍死亡。建議上午“Em6”+“碧水安”繼續使用,塘里開始進水,下午“速解安”一包3畝,增氧機全開。
4月11日,客戶反映部分苗有出血癥狀,但死亡量開始減少,正常吃料。






分析
1、本病例測得水體中溶解氧飽和度只有59.7%,但泥鰍魚苗仍然發生了氣泡病。主要原因是氮氣過飽和引起的氣泡病。在晝夜溫差大,晚上水溫低,氣體溶解度增大的情況下,白天忽然升溫或者水體氮循環產生過多的氮氣情況下都可能發生。進入魚體中的氮氣,魚體不能吸收,比氧氣過飽和對魚體的危害更大。
2、本病例發病期間,天氣不穩定,晚上陰雨,白天有時陽光強烈,水體藻類豐富,為發生氣泡病創造了條件。發病后打開增氧機曝氣、大量注水、潑灑表面活性劑“速解安”有一定的緩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