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魚

成吉思汗魚:別名魚芒_巨無齒_長絲魚芒_長絲巨鯰_湄公河巨型鯰魚,為鯰形目、鯰科、巨鯰屬、鯰魚系列品種,原產于亞洲中國、泰國湄公河流域。如果混養體型較小的魚類,很容易被其吞食。經《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認證的,全球最大淡水魚。
一種淡水卵生瀕危的中底層洄游性魚類,體型巨大且強悍,野生情況下,可生長至2.7m,重可達293kg,是吉尼斯認證,世界上已發現的最大鯰魚品種。它性情十分兇猛,游速很快,是湄公河最兇猛的魚類,堪稱淡水河流中的鯊魚。
生存環境:汽水
最大長度:270cm
形狀分類:梭形
顏色分類:黑色_灰色
活動區域:底層
飼養難度:中等
性情習性:兇猛
適宜溫度:25℃±3℃
酸堿范圍:6.8±0.4
硬度范圍:8±4
壽命年限:15年
食物飼料:肉食
成吉思汗魚形態特征 >
魚體黑色,魚腹呈白色,從水面上放看,頭部、吻部較為寬大,背鰭又高又直。胸鰭,腹鰭,背鰭都有明顯的拉絲。尾鰭一般直挺挺的不會下垂,受驚的時候尾巴和體色會變淺色。體色有黑、白、灰、紅四種,灰色的鯊魚最受歡迎,其背部青色,體側青灰色,腹部銀白色,紅鯊魚即水晶巴丁魚,多作觀賞魚飼養。
成吉思汗魚飼養方法 >
宜與大型魚混養,魚類和甲殼類動物、吃動物的尸體都可成為它的食物。可與龍魚,巨骨舌魚,狗仔鯨,鉛筆等大型魚混養。此魚性兇猛,不宜與小型魚和溫性魚混養。
成吉思汗魚雌雄分辨 >
在相同體長的情況下,兩條成吉思汗魚對比,頭部扁平、背鰭拉絲長、身體越顯壯實者為雄魚。
成吉思汗魚繁殖方式 >
性成熟較晚,飼養3-4年,體重達3kg以上可以進行繁殖。繁殖季節為4-9月,屬一年一次性產卵魚類淡水魚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