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雞肌、腺胃炎是一種以肌胃糜爛、角質層出現裂痕樣潰瘍、腺胃腫大、腺胃乳頭腫脹出血為主要特征的傳染病,該病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病雞精神沉郁,食欲減退,機體逐漸消瘦、蒼白,最后衰竭而死。
關鍵詞:雞;肌腺胃炎;腫大;產生原因;防治措施
1 流行現狀
本病的發生不分品種、年齡和季節,各種品種、年齡的雞一年四季(季節交替時發病率高些)均可發生,發病日齡廣泛,發病最早的有 1 日齡的雞,發病遲的有 360 天以上的雞,但是多發生在 10~50 日齡的雞, 發病日齡越大癥狀就越輕,50~90 日齡的雞發病嚴重程度次于 50 日齡前的,從病變程度、癥狀、危害程度都弱于雛雞,成年雞呈隱性感染,表現為采食量下降,產蛋率下降。每年的 6~9 月是大流行期,年年如此。 由于該病病變的部位在肌胃和腺胃,雞的消化能力減弱,因而雞采食量低下,生長發育不良而形成僵雞,不繼發別的病,死亡率較低,若繼發滑膜炎霉形體則死亡率就加大。
2 臨床癥狀
感染后初期表現為精神不振、有輕微的呼吸道癥狀。 中后期呼吸道癥狀消失,表現為精神沉郁、羽毛松亂,采食量降低,大小不均勻,雞冠雞爪灰白,糞便不成形,呈“魚腸樣”或爛胡蘿卜樣,新城疫抗體水平低時個別雞拉黃綠色糞便,大部分雞的糞便呈料色。
3 病理變化
剖開病死雞,可見胸肌蒼白松軟,發育不良,腺胃腫大呈球狀,腺胃乳頭增大出血、水腫、潰瘍凹陷、有的乳頭界限不明顯融合在一起消失,肌胃癟縮,剪開看到一種是內容物及雞內金呈黃色,味道有輕微的酸味,雞內金及角質層呈裂痕糜爛,腸道黏膜脫落,有未消化的飼料。 另一種病變是肌胃內容物呈綠色、黑色,氣味呈酸敗味,肌胃、腺胃交界處黑色潰瘍糞便呈飼料樣糞便。后期十二指腸、空腸水腫,腸道增厚空虛,剪開外翻,水便多。 胸腺、法式囊萎縮,十二指腸黏膜呈糠麩樣,腸內容物有未消化的飼料,腸道內容物呈橘紅色。
4 產生的原因
4.1 非傳染性因素
在致病因素中非傳染性病原占據很大一部分比例,比如飼料營養不良,日糧的氨基酸不平衡,日糧中的生物胺含量過多,霉菌毒素等是此病發生的主要誘因, 尤其是飼料霉變是該病發生的重要因素。
4.1.1 霉菌毒素中毒
飼料原料霉變如玉米、豆粕等霉變廣泛,,雖然我們監測到的黃曲霉毒素也許沒有大量超標, 但是由于毒素的日積月累累積中毒,最后達到霉菌毒素超標的危害引起中毒。
4.1.2 成品飼料霉變,生物胺過多
成品飼料存放粗放、存放時間較長,養殖戶保存防霉意識不足。 成品飼料中補充蛋白質成分的如魚粉、血粉、肉骨粉等因品質較差富含細菌致使蛋白質被細菌微生物分解發酵成生物胺和肌胃糜爛素,誘發腺胃潰瘍,肌胃糜爛。
4.1.3 維生素、礦物質缺乏
霉菌毒素能引起飼料中維生素、礦物質缺乏普遍,其中有多種維生素和營養物質的缺乏會直接增加肌胃潰爛的機會。 飼料營養不良,氨基酸不平衡,蛋白質、維生素缺乏,硫酸銅過量等都易引發此病。
4.1.4 應激因素
雞只因體溫高,代謝旺盛,抗應激能力差。 對免疫細胞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 飼養密度大,雛雞瘦弱,雛雞的運輸時間長,脫水也是誘發此病的原因之一。
4.1.5 做完第一防疫(小三聯)后,由于疫苗的刺激 ,誘發此病的也較多。
4.2 傳染性因素
4.2.1 種雞垂直傳播
由于霉菌毒素不易分解,它在動物體內可長期儲存,種禽雖然采食了含有霉變的飼料,但由于它的日齡較大因而抵抗力強,并沒有出現嚴重的致病性,但是毒素可通過種禽機體的代謝,將毒素最終儲存在禽產品中如精液、蛋、肉中,如同毒奶粉事件一樣,毒素重者受精率下降,孵化率降低,輕者孵出的雛雞 1 日齡便發生雞腺胃炎現象。
4.2.2 不明原因的眼病
不明原因的眼病如:育雛時期雛雞維生素 A 缺乏 、或因舍內通風不良引起的眼炎等都可引起雞腺胃炎。
5 防治措施
5.1 加強飼養管理
日常加強飼養管理是預防該病的首要措施。 首先要把好原料質量監測關,嚴防飼料霉變,每年的 5~9 月份要定期添加脫霉劑,其次調整飼料營養平衡,增加優質蛋白質、維生素含量等,最后搞好環境衛生,嚴格執行衛生和消毒措施,保持適宜的飼養密度,注意通風換氣。 只有這樣才能有助于將該病的發病率控制在最低程度。
5.2 消炎殺菌、抗病毒
細菌感染是引起腺胃炎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是由于細菌感染常常繼發病毒性疾病,因此需做好防疫工作,防止病毒病的發生。 一旦發現腺胃炎,應鑒別出發病原因,并采取以下措施進行藥物治療:
5.2.1 用西咪替丁抑制胃酸過多分泌,減輕胃酸對腺胃的傷害,修復胃腸黏膜,修復受損的肌胃角質層,加快腺胃的恢復。
5.2.2 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控制繼發感染,對于細菌尤其是厭氧菌、魏氏梭菌有強大的殺滅作用。
5.2.3 強力魚肝油、復合 VB、VK3、煙酸、氨基酸、VC 等可促進胃腸蠕動,增強肝臟排毒功能,促進消化腺分泌 ,從而提高采食量、提高飼料轉化率,快速消除飼料便。 最后在上述藥物治療的同時用中藥 (拳參 、穿心蓮 、苦參等 )拌料能健胃 、消食 、助消化,刺激食欲中樞、提高采食量、促進生長發育,效果會更佳。
你可能感興趣的內容
- 怎么提高青年雞雛雞成活率
- 新式養雞大棚的結構與功能,新式養雞大棚的設計
- 雞的品種大全,雞的品種有哪些?
- 林下養雞技術方案,林地養雞技術要點
- 雞眼鏡怎么戴?給雞戴眼鏡的正確方法
- 解讀雞滑液囊支原體病
- 蛋鴨養殖過程中蛋鴨癱瘓怎么辦?
- 雞球蟲病、壞死性腸炎和盲腸肝炎的鑒別診療
- 雞滑液囊支原體病的診斷和防治措施
- 中獸藥在家禽規模化養殖中的應用
- 中藥發酵及其在家禽業的應用前景
- 肉雞安卡拉病與法氏囊混合感染的診治
- 一起雞白血病診療實例及鑒別診斷
- 重視“種雞管理性疾病” 提升企業效益
- 中小型規模雞場幾種寄生蟲病的防治對策
- 雞腫頭綜合征發生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 養雞用藥小知識
- 散養雞禽霍亂的流行與防治措施
- 散養雞球蟲病與白冠病的防治
- 利用網絡診斷疾病需要做好哪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