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雞養殖在我國已有20多年的歷史,是目前國內開發最成功的著名珍禽之一,不僅肉質鮮美,味美可口,而且營養豐富,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野昧佳肴。根據祖國傳統中醫學,山雞性甘、溫,佐以中藥材具有滋陰補腎、養肝明日、強筋健骨、抑喘補氣、止痰化淤、清肺止咳之功效。食用山雞的人越來越多,發展農村養殖市場,前景可以說是十分樂觀。
1 優勢分析
首先,投資少、見效怏。不需建大廠房和購買大型高檔機械設備,利用空閑舊房子、閑置的豬舍,或者空曠山坡等就可以進行飼養,破舊門窗加上廉價的鐵絲或尼龍網即可開始圈養,資金投入占用少。周轉也快,經濟負擔相對較低。其次,山雞適應性強,比較容易馴化,飼養技術也沒有過高的要求。山雞原為野生動物,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對環境要求不高,耐高溫、抗嚴寒,能耐46℃的高溫和一32℃的嚴寒,抗病力特強,養殖風險較低,養殖技術與家雞相似,形成規模并走上正軌后,要比家雞容易飼養。同時,具有食量小、食性廣、生長快的優點,主食五谷雜糧,尤喜食嫩樹葉、嫩草、瓜果皮、青菜等,飼料來源很廣,費用相對較低。北方地區可以實施半放牧式的飼養模式,或者自配飼料,費用還要更低。本人就是采取了后者.收效可觀。
2 山雞的飼養
以節約飼料減少開銷為本,首先要科學儲藏飼料,特別是夏秋季節,飼料易受潮而發霉變質或是因脂肪氧化增多而降低飼用價值,造成浪費。所以儲存飼料要注意避光、通風、防潮濕、防蟲蛀,尤其是雨季,以盡量少進料為宜。其次是飼料配合要全價,營養成分要平衡。雞不能無限制的吸收飼料中的單一營養物質,若飼料搭配不合理,過多的營養物質只能被浪費。因此,應合理利用全價飼料,如自配料要嚴格按照標準配制,同時要定期驅蟲。雞群感染寄生蟲會直接影響養分吸收,因此,一般雞群60d左右需驅蟲1次。
因地制宜,實施山雞增收秘方.可以適時采集路邊野菜,即能補充營養,又能起健身防病的作用。蒼術,又稱蒼耳,綠色環保,適口性好,山雞喜食,對山雞軟骨病、角膜軟化等疾病有良好的預防和治療作用。在雞飼料中添加3%~5%的蒼術粉,并加入適量的鈣,對山雞傳染性支氣管炎、傳染性喉炎、傳染性鼻炎有良好的預防作用。艾葉,味辛苦、性溫,具有安胎、瀉寒、降濕、調經止血的功效,還能防止多種疾病。據實踐報告,在山雞飼料中添加一定量的艾葉干粉,能促進山雞血液循環,提高新陳代謝,增進生長繁殖,對改善山雞肉質、降低飼料消耗、提高飼料利用率都有明顯作用。配制方法是在山雞飼料中添加2%的艾葉粉。蒲公英,具有清熱解毒消炎等功效,其新鮮嫩葉可以自由采食,或伴人料中喂食,特別是冬季,青綠肥較少的情況下,可以在山雞飼料中添加2%~3%的蒲公英干粉,能健胃,增加食欲,促進山雞生長,同時,對山雞消化道和呼吸道疾病有防治作用。
3 山雞的馴化
首先是巧妙引種,也就如何成功捕獲山雞。捕獲山雞不僅僅是為了降低成本,更主要的是獲得優良純種,然后進行馴化,自繁自養,品種優良,野性實足,成效顯著。捕捉野雞的方法很多,這里只介紹簡單易行的兩種方法:一是春夏之交,山雞進入產蛋高峰,通常20d左右,山雞產蛋大概是10--15枚,在其將要抱窩前或者是初期,就可以適時將山雞蛋輕松據為已有,然后,進行人工9if-化,方法與家雞孵化基本相似。但準備工作要提前1~2個月之久,細心觀察,掌握其生活習性及其活動規律,以便成功收獲高質量的山雞蛋。野生狀態下的山雞每年4月前后開始繁殖,5~6月是繁殖高峰期。通常是在密集的樹叢下、草叢堆內等隱蔽處營造一個精致的巢窩,墊上枯草、落葉或羽毛保暖之物,雌山雞便開始在窩內產蛋、孵化。在產蛋期間不要靠近巢穴,否則,山雞會棄蛋而搬遷新居。第二是在大雪封山的冬季,山雞覓食陷入困境,可以實施張網捕獲的方法。在山雞經常出沒的地方,選擇比較空曠又免受驚擾的雪地,在雪地上撒一些五谷顆粒,然后在顆粒較多的地方拉起一張網,網和地面之間留有不到半米的距離,然后走開,日落前,就可以來收獲獵物了。張網時要保持地勢平坦,不留任何痕跡。另外,捕獲山雞后可能會出現死亡,一般要用小刀割破腳趾,然后為其治療,最后才會被馴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