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t799u"></tbody>
  •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中國養殖行業領域專業門戶網站
                當前位置:中國養殖基地 / 養雞

                如何根據有效營養濃度范圍進行配制飼料配方

                編輯:  時間:2017-07-21   瀏覽:

                  飼料配方的科學性是保證飼料品質和降低飼料成本的關鍵因素,而飼料配方的科學性不僅決定于配方者的營養知識水平,還決定于配方方法的科學性和先進性。

                  目前,飼料配方的方法主要有:代數法、試差法、能量蛋白質校衡系數法和計算機配方法。代數法是用二元一次方程組平衡一個最重要的營養指標求兩種(或兩組)飼料原料配比的方法特點:方法簡單,但只能平衡一個營養指標。試差法是以飼養標準的營養需要量為基礎,初步擬出日糧各種組分的配比,以各種組分的各個營養素含量之和,分別與飼養標準中的各個營養素的需要量相比較,出現的差額再用調整日糧配比的辦法,滿足營養需要量的方法;特點:若有經驗則配方快,但盲目性大,營養指標不能平衡得很準確。能量和蛋白質校衡系數法是在試差法的基礎上分別用能量。蛋白質校衡系數通過增減相關飼料原料的配比將能量、蛋白質分別平衡到營養需要量的方法;特點:營養指標準確,但計算過程復雜,在校衡能量和蛋白質的過程中破壞了非大宗飼料原料的最佳用量及其之間的比例。計算機配方法是利用線性規劃的原理通過計算機平衡飼料配方并尋求最優解的方法;特點:快速、準確,可以在現有的條件下獲得最低成本配方。但存在計算機執行命令的機械性、投資昂貴、攜帶不方便等缺點。

                  為了彌補以上各種方法的不足,準確地配制飼料,本文介紹一種利用有效營養濃度范圍進行動物飼料配方的方法。利用本方法可一次性使配方飼料的能量、蛋白質(或氨基酸)。鈣、磷等的添加量及比例達到動物飼養標準的100%,勿須反復平衡。使用本方法配方,簡便、快速、準確、靈活,現詳細介紹如下。

                  1.飼料配方方法及主要依據

                  有效營養濃度范圍法是以動物飼養標準中的營養物質日需要量為基礎,利用動物有效調控自采食量范圍,確定或查出動物所需營養物質的濃度的可能范圍,即有效營養濃度范圍;再以飼養標準中的標準營養濃度為基礎,一次性將配方飼料的能量、蛋白質(或氨基酸)、鈣、磷和添加物等營養指標配平,而不考慮總配比是否滿足 100%。將標準營養濃度除以總配比得實際營養濃度,若在有效營養濃度的范圍之內則為有效配方。

                  畜禽的生產水平(增重、產奶、產毛或產蛋等)主要決定于單位時間內有效營養成分的攝入量以及平衡與否。對于禽,飼料的干物質的攝入量主要取決于飼料的有效營養濃度。在一定的有效營養濃度范圍內,在各飼料營養物質水平保持平衡的條件下,家禽自身可以調節于物質的采食量達到同樣的生產水平。閔建華、張艷玲等應用低能量水平的日糧(代謝能11.17mj/kg、粗蛋白質16.5%)飼喂伊莎蛋雞,獲得了產蛋高峰(89%以上)維持3個月以上、料蛋比2.5:1的較佳飼養效果,其飼養成本比高能量飼料日糧(代謝能11.72MJ/kg、粗蛋白質17.2%)降低2.85%,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筆者根據羅迪美營養指南——羅納普朗克動物營養公司的研究成果,推薦家禽的有效營養濃度范圍(以ME計)。對于豬,干物質的攝入量往往不采用自由采食控制。由于考慮到飼料利用率、日增重和每日瘦肉生長與不同程度限食的關系,筆者建議可將豬的飼養標準中的營養物質水平下降0~10%作為有效能量濃度范圍。當然,在不同品種、年齡階段、性別和環境條件下,動物調節采含量的范圍是不同的,最好進行調查或實測來確定。

                  2.有效營養濃度范圍法配制飼料的計算步驟

                  (1)按照動物飼養標準,確定配方飼料的主要營養物質的標準水平、添加物水平和有效營養濃度范圍。

                  (2)確定所選用的飼料原料,并從相關資料中查出或實測出相應營養物質的濃度。

                  (3)根據飼料原料的營養、飼料學特性,對非大宗飼料原料進行最佳限量,并確定部分添加物(抗生素、消化酶等非營養性添加劑)的最適用量。

                  (4)計算出已限量使用的非大宗飼料原料的能量和蛋白質(或氨基酸)的總水平。

                  (5)用大宗飼料原料一次性平衡能量和蛋白質(或氨基酸),得出大宗飼料原料的配比。

                  (6)計算出大宗飼料原料、限量使用的飼料原料和已限量使用的添加物的C、P總水平。

                  (7)用Ca、P添加物一次性平衡Ca、P,得Ca、P添加物的配比。方法與平衡能量、蛋白質的方法一樣。

                  (8)其它添加物的配比按照已確定配比的飼料原料所提供的添加物水平與動物飼養標準中的添加物水平相比差多少補多少的原則進行確定。

                  (9)計算出各種飼料原料的總配比,分別除以標準營養濃度和配方飼料原料配比,得實際營養濃度和實際配方原料配比。

                  (10)檢驗實際營養濃度是否在有效營養濃度范圍之內,若在范圍之內則為有效配方。

                  4.有效營養濃度范圍法的主要優缺點

                  3.1優點

                  (1)在現有條件下的最經濟實用的飼料配方,不僅與其營養物質的水平有關,還與飼料原料的品質和價格有關。本方法打破飼料配方僅依靠標準營養濃度的傳統,將有效營養濃度范圍與飼料原料結合起來,通過最佳限量的方式充分利用當地的非大宗飼料原料,主要是農副產品,這樣可大大降低飼料成本,提高飼養效益。

                  (2)計算方法簡單,容易將各種營養指標達到動物飼養標準。通常的配方方法平衡的營養指標是一個點——標準營養濃度。而本方法是在各營養物質比例平衡的前提下,平衡的營養指標是一個有效營養濃度范圍。

                  (3)營養物質的水平及其之間的比例很準確,有利于提高飼料品質。本方法可以保證主要營養物質水平及其之間的比例與標準完全一致,可以減小營養物質之間的拮抗作用而增強營養物質間的協同作用,從而提高飼料的利用率。

                  (4)能夠根據營養、飼料學特性保證各種非大宗飼料原料的用量及其之間的比例始終保持不變,只是絕對用量有所增減,可通過調節采食量達到非大宗飼料原料的最佳日用量不變。

                  (5)也能夠得到符合標準營養濃度的飼料配方。對部分非大宗飼料原料的不同水平限量使用,可得X、Y兩種飼料配方并計算出實際營養水平(以能量值計,分別為EI、EII),將兩種飼料配方以X、Y的比例組合成一個符合標準營養水平(以能量值計,E0)的飼料配方。

                  3.2缺點

                  動物對采食量的調節有一定的范圍,只有配方飼料的營養濃度在有效營養濃度范圍之內,才是有效配方。若營養濃度過高,則相應增大(或減少)低能量低蛋白質(或高能量高蛋白質)的飼料原料的配比,將營養濃度降至有效營養濃度范圍之內;若營養濃度過低,則相應增大(或減少)高能量高蛋白質(或低能量低蛋白質)的飼料原料的配比,將營養濃度增至有效營養濃度范圍之內。

              1. <tbody id="t799u"></tbody>
              2.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3.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粉色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