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人類共同擁有和賴以生存的只有一個地球,保護它是全人類共同的神圣使命。養雞業在為人類提供優質雞蛋、雞肉的同時,也會產生大量的糞便、污水、有害氣體和有機廢物。養雞規模越大,其排放量越大。如一個飼養量20萬只雞位的蛋雞場,1年排出上萬噸雞糞,15萬~20萬立方米污水,若處理不當會造成環境污染。當前,家禽飼養中對環境的主要污染是氮(以糞便和氨氣形式)和磷。如前述,飼糧蛋白質水平過高(特別是蛋能比過高),蛋白質中氨基酸平衡性差,都會使雞對蛋白質的利用效率降低,既浪費蛋白質飼料,提高飼養成本,同時使對環境的氮污染加重。雞飼糧組成中籽實類及其副產品飼料占相當大的比重。這類飼料含總磷量高,但其大部分(65%~80%)磷與植酸結合(植酸磷),家禽對植酸磷利用能力低。據報道,幼禽對植酸磷的利用率為30%左右,成年禽約為 50%。因此,僅靠植物性飼料中所含磷不能滿足家禽的需要,須另外添加無機磷源(主要為磷酸氫鈣、骨粉,魚粉、肉骨粉等亦屬此類),而使飼糧中總磷量提高。當今世界范圍內無機磷源匱乏,已成為占飼料成本中第三位較昂貴的飼料原料,1克無機磷的價格遠遠超出1克優質蛋白質的價格。一方面加大了飼料成本,同時從糞便中排出大量的磷,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當在禽飼養中采用高銅、高鋅時,會顯著增大銅與鋅的糞便排出量。無論飼養規模大小,即或是散養戶,在選擇或安排養雞場所時,一定要有環保意識和以人為本的觀念。在規劃時,應把人的生活環境、雞的生產環境和養雞場廢物的處理等三方面放在同等地位來統籌安排,應將其貫穿于設計、施工和生產三個環節的全過程。
空氣質量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人們的日常生活,市郊的雞場會產生大量的有害氣體,排放到空氣中,加大了空氣對人生活的威脅。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追求生活環境的改善,每一個養殖場、養殖戶都應有環保意識,選擇遠離市區或人口密集區建設雞場,采取科學的方法,講求實效,追求可循環利用的價值,控制好雞場周邊的環境,利人利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