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泥鰍生長速度快、養殖周期短、病害少,近幾年養殖熱情高漲,但也出現了種苗退化、病害等影響,嚴重制約了臺灣泥鰍的養殖發展,文章介紹了目前臺灣泥鰍的養殖現狀,就管理對策以及病害防治方面對臺灣泥鰍養殖管理提出相應對策,以提高臺灣泥鰍養殖成活率。本文截取文中對臺灣泥鰍脹氣腸炎病的有關內容與大家分享:
脹氣腸炎病
癥狀
泥鰍腹部鼓鼓,漂浮在水面,輕者泥鰍還可以游到水里,不久又浮到水面。嚴重的浮在水面不動,不久就死亡。從外觀看,肚子充滿氣體,肚皮變薄,可隱約看到腸道一節黑一節白。剖開看到腸道一節飼料一節氣體,常跟腸炎并發。輕壓腹部,有飼料糞渣和氣體排出。解剖明顯的看到腸的前后端有飼料,中間一節有氣體。嚴重時腸道充血。
病因
當水體溶氧不足或底部惡化時,泥鰍游到水面吞一口氣再去搶食,然后又吞氣,再搶食。這樣就出現一節飼料一節氣體的癥狀。或者部分養殖戶投料過多,泥鰍暴食攝食量加大,影響腸道的消化和氣體交換受阻,即造成脹氣(如下圖)。

建議措施
①水質濃濁或水面有油膜要改底,減少底部耗氧,第二天用活菌微生物制劑調水;②控制投喂量(8成飽)和投喂時間;③在投喂區域用5kg/畝的食鹽加小蘇打5斤/畝混合潑水,同時內服健胃助消化、內服中藥三黃+腸炎藥氟苯尼考。
作者:李桂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