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t799u"></tbody>
  •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中國養殖行業領域專業門戶網站
                當前位置:中國養殖基地 / 泥鰍

                蓮藕池塘套養泥鰍的管理技術

                編輯:   時間:2018-06-21   瀏覽:

                泥鰍為雜食性魚類,它能夠捕食水中的浮游生物和害蟲,同時也需要人工喂食大量餌料,它排泄出的糞便大大提高了池塘的肥力,與蓮藕之間形成了互利關系,因而可以提高蓮藕產量25%以上。

                1.池塘準備

                池塘要求光照好,土質肥沃,水源充足,水質良好,水的pH值6.5〜8.5,溶氧不低于4毫克/升,沒有工業廢水污染,注排水方便,土層較厚,保水保肥性強,洪水不淹沒,干旱時不缺水。池塘底泥厚30〜40厘米,面積3〜5畝,平均水深1.2米,東西向為好。在藕池施肥后整平,10天以后淤泥泥質變硬時就可以開挖圍溝、魚坑,目的是在高溫、藕池淺灌、追肥時為泥鰍提供藏身之地及投喂,觀察其吃食、活動情況。圍溝挖成“田”字形或“目”字形,溝寬50〜60厘米,深30〜40厘米,在圍溝交叉處或藕田四周適當挖幾個魚坑,坑深0.8〜1米,開挖溝、坑所取出的泥土用來加高夯實池埂。

                2.安裝攔魚柵

                在種植蓮藕的池塘套養泥鰍,泥鰍非常容易逃跑,因此要進行改建,做好防逃工作。攔魚柵安裝在養魚藕塘的注、排水口處,防止泥鰍由進出水口逃出。攔魚柵用竹箔或金屬網制作,高度應高出池埂20厘米,呈弧形安裝固定,凸面朝向水流。攔魚柵孔目大小根據養魚規格制定。
                  
                注排水中如渣屑多或池塘面積大,可設雙層攔魚柵,里層攔魚,外層攔雜物。
                同時要對池埂層層夯實,埂邊用木板或水泥板或塑料薄膜攔住,大小高低以鋪滿池埂為宜,并插入泥中深20〜30厘米。

                3.施足底肥,適時追肥

                種藕前15〜20天,每畝撒施發酵雞糞等有機肥800〜1000千克,耕翻耙平,然后每畝用80〜100千克生石灰消毒。排藕后分兩次追肥:第一次在藕生出6〜7片荷葉正進人旺盛生長期時;第二次于結藕開始時,稱為施催藕肥。一般第一次追肥多在排藕后25天左右,有1〜2片立葉時畝施人糞尿1000〜1500克;第二次追肥多在栽藕后40〜50天,芒種前后有2〜3片立葉,并開始分枝時畝施人糞尿1500〜2000千克。如二次追肥后生長仍不旺盛,半個月后即在夏至前再追肥一次,夏至后停止追肥。施肥應選晴朗無風的天氣,不可在烈日的中午進行,每次施肥前應放淺田水,讓肥料吸入土中,然后再灌至原來的程度。追肥后潑澆清水沖洗荷葉,如肥不足,可追硫酸銨每畝15千克。

                4.選擇優良種藕

                種藕應選擇優良品種,如:慢藕、湖藕、鄂蓮二號、鄂蓮四號、海南洲、武蓮二號、蓮香一號等。種藕一般是臨近栽植才挖起,需要選擇具有本品種的特性,最好是有3〜4節以上,子藕、孫藕齊全的全藕,要求種藕粗壯、芽旺,無病蟲害,無損傷。

                5.排藕技術

                蓮藕下塘時宜采取隨挖、隨選、隨栽的方法,也可實行催芽后栽植。排藕時,行距2〜3米,穴距1.5〜2米,每穴排藕或子藕2枝,每畝需種藕60〜150千克。

                栽植時分平栽和斜栽。深度以種藕不浮漂和不動搖為度。藕頭入土的深度10〜12厘米。斜插時,把藕節翹起20°〜30°,以利吸收陽光,提高地溫,提早發芽,要確保荷葉覆蓋面積約占全池50%,不可過密。

                6.藕池水位調節

                蓮藕適宜的生長溫度是21〜25°C。因此,藕池的管理主要通過放水深淺來調節溫度。排藕10余天到萌芽期,水深保持在8〜10厘米;以后隨著分枝和立葉的旺盛生長,水深逐漸加深到25厘米;采收前1個月,水深再次降低到8〜10厘米,水過深要及時排除。

                7.消毒殺菌

                放養泥鰍前,每畝用生石灰180千克化水后全池潑灑,殺滅塘內野雜魚和病原物。藥效消失后每畝施有機肥1000千克,7天后投放鰍苗。

                8.泥鰍的放養

                在蓮藕池中放養泥鰍,放養時間及放養技巧是有講究的,一般在藕成活且長出第一片葉后放鰍種。為了提高飼養商品率,每畝投放規格為0.5克/尾的泥鰍6000〜10000尾為宜,要求泥鰍體壯、無病、無傷、大小均勻。鰍種下塘前用3%食鹽水浸泡5〜10分鐘。

                9.泥鰍的管理

                (1)投餌
                泥鰍養殖過程中既要肥水,又要進行人工投餌。泥鰍放養后第3天開始投喂,可適當投喂麩皮、餅類、蚯蚓、動物內臟等,選擇魚坑作投餌點,每天投喂2次,分別為上午7〜8時、下午4〜5時,每天的投餌量為泥鰍體重的3%〜6%,具體投喂數量根據天氣、水質、泥鰍吃食和活動情況靈活掌握。水溫15°C以上時泥鰍食欲逐漸增強,20〜30°C是攝食的適溫范圍,25〜27°C時食欲特別旺盛,超過30°C或低于15°C以及雷雨天可不投飼。定期向藕塘中傾瀉發酵的糞水,一般每隔1個月追肥1次,每次每畝傾瀉糞水50〜100千克,以培養浮游生物作泥鰍的餌料,池水透明度控制在15〜20厘米。進人7月份后,在池塘上方安裝兩盞誘蟲燈:一盞為白熾燈,吊在藕葉上方20厘米處;一盞為黑光燈,吊在藕葉下、水面上10厘米處,兩盞燈處在同一垂直線上。天黑后先開白熾燈,發現有大量蟲蛾時,打開黑光燈,關閉白熾燈;半小時后,關閉黑光燈,再打開白熾燈。如此反復操作,誘蛾效果頗佳。

                (2)巡田
                即對藕田進行巡視,這是養殖生產過程中的基本工作之一。只有經過巡田才能及時發現問題,并根據具體情況及時采取相應措施,故每天必須堅持早、中、晚3次巡田。巡田的主要內容:觀察泥鰍的浮頭情況,查找泥鰍浮頭的原因;檢查田埂有無洞穴或塌陷,一旦發現應及時堵塞或修整;魚溝、魚溜有一定深度和寬度,在養殖期間水流暢通;檢査水位,始終保持適當的水位;在投喂時注意觀察泥鰍的吃食情況,相應增加或減少投量;防治疾病,經常檢查藕的葉片、葉柄是否正常,結合投喂、施肥觀察泥鰍的活動情況,及早發現疾病,對癥下藥。同時要加強防毒、防盜的管理,也要保證環境安靜。

                (3)注水
                注水的原則是鰍藕兼顧,隨著氣溫不斷升高,在不影響蓮藕生長的情況下,要盡可能及時加注新水,合理調節水深,以利于藕的正常光合作用和生長。6月初水位升至最高,達到1米。
                7〜9月,每15天換水10厘米,每月每立方米水體用生石灰15克化水潑灑一次。防病主要使用內服藥物,每半個月喂含0.2%土霉素的藥餌3天。

                (4)防病
                在對蓮藕進行病害防治時,注意要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無公害農藥,并掌握正確的施用方法,同時要考慮農藥不能對泥鰍的安全產生影響。蓮藕的蟲害主要是蚜蟲,可用40%樂果乳油1000〜1500倍液或抗蚜威200倍液噴霧防治。病害主要是腐敗病,應實行2〜3年的輪作換茬,在發病初期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灑防治。
                在泥鰍病害流行季節,每20天左右在圍溝、魚坑潑灑10毫克/升生石灰,預防泥鰍生病或投喂藥餌,積極做好疾病的防治工作。


              1. <tbody id="t799u"></tbody>
              2.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3.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粉色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