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南京宏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關注,每天都有養殖技術
最近氣溫升高,養殖池塘陸續出現問題,今天在一個養殖池塘,是去年的成品泥鰍,根據塘主的情況了解后,塘主講,池塘前幾天水色很好,但是一下漁后溫度迅速回升,池塘里面的水就開始渾濁,泥鰍開始死亡,到塘口一看,許多泥鰍在爬邊,肚子朝上,奄奄一息。每天死亡十幾條。出現這種原因是因為每年10月份過后就開始慢慢開始降溫,隨著降溫泥鰍的攝食就開始變少,這時候池塘底部的淤泥就開始沉淀,由于氣溫越來越低,底部的淤泥也不會帶來多大的危害,這就為入冬前的泥鰍,不改底的埋下了隱患,然后隨著開春,氣溫慢慢回升,然后底部的淤泥就開始活動了,隨著氣溫的升高,底部開始產生氨氮亞鹽等一些有害物質,這時候泥鰍就會出現浮頭現象,甚至不吃食,檢測氨氮亞鹽都有,但是PH偏低,水色成老綠色,不濃也不淡,微微的淡綠色,其中就說明水色無變化,水中的藻類老化,死掉,沉積到底部,這個時候水中的有機質過多,導致沒有藻類去吸收,ph低,氨氮亞鹽逐步升高,導致許多泥鰍都不吃食,爬邊慢慢死亡。

惡臭假單胞菌:是革蘭陰性桿菌,有些菌株為卵圓形,單端叢毛菌,運動活潑。專性需氧,最適生長溫度25℃~30℃,42℃不生長,4℃生長不定,菌落與銅綠假單胞菌相似,但只產生熒光素(青膿素),不產生綠膿素,借此可與銅綠假單胞菌相區別,其陳舊培養物有腥臭味。
這種病菌一般多發生在高溫,特別是老塘口,池塘在入冬前沒有做好改底工作,天氣回暖,水質變化,泥鰍是攪水機,會把底質中的有毒物質攪到水面,病菌就會發生,導致泥鰍慢慢的死亡。

疾病發生首要的是三要素,環境、病原、宿主,第一、環境就是水環境,底環境,入冬前不改底,池底殘餌糞便的積累,到了第二年,想想能好嗎?第二、病原,病原和底質有著很大的關系,底質差,形成了厭氧層,底部就會是病原的溫床,不斷的孕育出疾病。第三、宿主,宿主是指免疫系統,比如人,有的人感冒要打吊瓶,有的人不用做什么就好,這就和免疫有關,水生動物也一樣,免疫強的是不會發病的,一樣的生長的好。預防是減少疾病發生的重中之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