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t799u"></tbody>
  •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中國養殖行業領域專業門戶網站
                當前位置:中國養殖基地 / 養蝦

                池塘雙季養殖“太湖1號”良種青蝦操作技術模式

                編輯:   時間:2018-05-29   瀏覽:


                一、池塘條件與準備

                1、池塘條件。要求水源充足,水質清新無污染,符合NY 5051標準。池埂堅固,防滲漏性能好,池底較平坦,淤泥≤15cm;配套完整的進排水系統,達到排灌自如,交通和電力配套方便。池塘最好為東西向長方形,面積5~10畝,池深1.2~1.5m,池內埂坡比為1:2.5。每只池塘配備1.5~3KW水車式增氧機1臺,有條件最好安裝微孔管增氧設備。配備水泵、船只和管理用房等。

                2、清塘消毒。全年清塘消毒2次,分別在2月和7月上旬,具體視成蝦出池情況而定,留有充足的時間曬塘和藥物消毒。秋季蝦和春季蝦捕撈結束后,都要排干池水,加固池埂,清除過多的淤泥,最好曬塘10天以上,要求曬到塘底全面發白。放苗前15天加水30cm左右,每畝用優質生石灰100kg或用含氯量28%的漂白粉20kg全池潑灑,徹底殺滅和清除敵害生物及病原菌。

                3、水質培養。蝦苗種放養前一周,用60目紗絹袋過濾進水,使池塘水深達到50cm,隨即施肥培水,肥料品種和施肥數量視肥料來源、池底淤泥等因素綜合考慮。一般春季每畝用生態寶3.5kg和磷肥10kg,秋季每畝用生物肥12kg和磷肥10kg,培育水質和天然餌料,有利苗種下塘時有較好的肥水及適口餌料。

                4、種植水草。春季蝦種植的水草品種以伊樂藻為好,伊樂藻在水溫4℃以上可以萌發,在10℃以上時,開始正常生長,當水溫達到18~22℃時,生長最旺盛。栽種方法是將鮮草扎成束,扦入泥中3~5cm,在池中成行栽種,每行1~2m,留3m左右的空白帶,水草長成后使蝦池水草覆蓋率達40%左右。秋季蝦水草品種為菹草,種植方法利用芽苞播種,密度為每m2用芽苞4粒左右。

                二、苗種放養與飼養管理

                1、苗種放養。春季可用上年養殖上市后留塘的蝦種,要求世代清楚,最好是F2代,規格1600~2000尾/kg,畝放20kg左右。秋季養殖需從原、良種場或自己用F0親本繁殖的F1蝦苗,規格規格6000~11000尾/kg,畝放7kg左右。蝦苗種捕撈、轉塘和運輸操作要細致。所放蝦苗種都要求規格整齊,體色一致,附肢齊全,游泳活潑,行動敏捷。

                2、水質管理。春季季蝦池3~4月每半個月加水1次,每次10~20cm,5~6月每周加水1次,每次10~15cm。秋季8月中旬~9月上旬每10天加水1次,每次10cm,9月中旬~10月中旬每周加水1次,每次10cm。如果水太清,可施腐熟有機肥,養殖前期每7~15天施腐熟有機肥1次,中后期每15~20天施有機肥1次,每次施肥量視水質狀況而定;秋季蝦池每隔10~15天應施EM菌、枯草芽胞桿菌或硝化細菌等有益微生態制劑,并根據具體情況適量使用底質改良劑,改善底質和水環境。

                3、增加溶氧。春季5月份開始晴天中午每天開機2小時,悶熱天開機3小時,凡缺氧天氣的下半夜開機到天亮,秋季蝦池放苗一周每天下半夜開機3小時,平時晴天開機2小時,缺氧天氣下半夜開機,確保水中溶氧滿足青蝦生長的需要。

                4、飼料投喂。可用南美白對蝦專用配合飼料,有粗蛋白含量40%的1號料、36%的2號料和25%的3號料,蝦苗期使用1號料,中蝦和成蝦階段用2、3號料。投餌方法為四周灘腳投灑和全池潑灑,投喂數量掌握3小時吃食時間,根據吃完情況調整投喂量, 一般春季4月份開始引食,0.2kg/畝,4月中旬~5月中旬0.5~1.0kg/畝,5月中旬~6月底1.5kg/畝左右,秋季8月份下旬0.5~1.0kg/畝,9月1.5~3.0kg/畝,10月11月上旬0.5~1.5kg/畝,下午投喂日投量的70%。堅持四看(看季節、看天氣、看水色、看吃食)和四定(定時、定位、定質、定量)的原則靈活掌握。

                5、日常管理。一是早晚各巡塘1次,主要觀察吃食,水質、發病生長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調整管理措施。二是根據水草生長情況,人工掌握稀疏,控制在要求范圍內。三是春季5月中旬使用1次消毒劑,秋季8月下旬使用1次消毒劑殺菌消毒,定期使用生物制劑防病,水質調控和水草護養。四是每天做好塘口記錄,記錄要素包括:天氣、氣溫、水溫、水質、投飼用藥情況、攝食情況等。

                三、適時捕撈與銷售

                1、捕蝦工具。一是拖網:適宜批量上市時連續捕撈,但對青蝦損傷較大,捕撈過程中挑剩的不達上市規格的小蝦盡量不要回塘,直接放養到其它池塘養殖。二是抄網:適宜少量上市時捕撈銷售,捕蝦時,淺水區可一人立于水中,在水生植物或人工蝦巢的下方抄捕,如無水生植物由深向淺岸邊推抄;深水時,則一人劃船,一人抄捕。三是地籠:適宜捕撈秋季“特大蝦”,使用網目為1.8cm的“大9號”有節網制作的蝦籠捕撈,適當增加籠梢的長度(即環數),放置時盡量使籠梢張開,擴大籠梢空間,方便小蝦更充分的離開籠梢。四是干塘捉蝦。

                2、捕撈時間。春季蝦5月中下旬開始用抄網和地籠陸續起捕上市,6月底左右干池捕撈結束。秋季蝦9月中旬開始根據養殖密度和生長情況及時陸續捕大留小,輪捕上市,,商品蝦主要供應中秋及國慶節日市場。

                3、注意事項。捕撈時避開蛻殼高峰期,減少軟殼蝦的損失(蛻殼高峰一般間隔15~20天,如每天都有一定數量的蝦蛻殼,說明池塘水質不正常);絕對禁止使用“敵殺死”等藥物捕撈,會嚴重影響剩余小蝦(春蝦種)的春季養殖和造成藥物殘留,對人體構成危害。

                四、關鍵點

                1、雙季蝦養殖要把握時間銜接節點。春季蝦養殖在2月上旬進行清塘消毒和施肥培水,2月中旬苗種放養結束,水溫達到14℃以上時開始投餌,3~6月中旬為春季蝦養殖的生長期,5月中下旬開始輪捕成蝦上市,7月上旬干塘捕蝦結束。秋季蝦養殖在7月中旬曬塘10~15天,7月15日左右開始清塘消毒和施肥培水,8月初進行蝦苗放養,從9月中旬開始分批捕撈,商品蝦主要供應中秋及國慶節日市場,11月底干塘,可留部分大蝦暫養到春節上市,剩下的小蝦另塘囤養可做為來年蝦種。

                2、水質調控是青蝦養殖管理的重中之重。青蝦對水質的要求較高,養殖前期池水透明度應控制在25~30cm,中、后期透明度控制在30~40cm的范圍內。正常生長過程中,溶解氧應保持在5mg/L以上,pH7.0~8.5之間,硝酸氮、 硫化氫等不能檢出,底泥總氨<1%。飼養期間可每20天使用一次生石灰,每次每畝用量為10kg,可起到增加水中鈣質、改善池水、調節pH、殺菌消毒的作用。

                3、加強幼蝦的越冬管理。“太湖1號”雜交青蝦是由太湖流域的日本沼蝦與海南沼蝦新交選育而成的,秋季蝦留塘的蝦種和囤存留著春節期間的成蝦要加強越冬管理。越冬前需用“纖蟲凈”+強氯精等預防殺滅纖毛蟲,第一次強冷空氣來臨之前適當增加水深,整個越冬期間平均水位控制在1~1.2m,可在池塘中設置用茶樹枝或柳樹枝制作的“蝦把”, 每畝均勻放置15~20個,越冬期間透明度保持在25~40cm之間,如水太清,可以定期使用無機肥全池潑灑。

              1. <tbody id="t799u"></tbody>
              2.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3.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粉色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