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自4月中旬以來,溫度持續增高,那么蝦蟹池塘的另一個問題慢慢浮現出來了——藍藻水華,藍藻數量少時,會在下風口呈現濃綠色和上風口水色有明顯差別,而且會有藍色小顆粒狀;藍藻大量爆發時,整個池子表面會有綠油漆狀的油膜。嚴格控制藍藻數量時,少量藍藻在里面能起到光合作用增氧,但是藍藻在水體中大量存在時,會對水體環境、水體養殖動物造成嚴重危害。那么我們看看到底什么是藍藻?什么原因導致的?發生藍藻了又該怎么解決呢?
一、藍藻的種類
常見的藍藻有單細胞或群體,微囊藻屬為浮游性群體,高溫季節大量繁殖形成“水華”,水生植物;絲狀體的有顫藻屬、念珠藻屬及魚腥藻屬等;其中微囊藻、浮絲藻和魚腥藻是最常見的、全球分布最廣的產毒水華藍藻。
微囊藻:由多個細胞組成,近球形、近橢圓形、不規則形、穿孔狀群體。細胞呈淡藍色、亮藍綠色、橄欖綠色,常有假空泡。在水溫28-32℃、pH為8-9.5時繁殖最快,常形成水華。
顫藻屬:在養殖水體中普遍存在的,是由一列細胞組成的絲狀體,不分枝,常叢生或形成團塊,膠質鞘無或不明顯。顫藻是廣溫、廣鹽、喜低光照的藍藻,在較弱的光中能夠達到光飽和;在10℃-35℃的條件下生長較好,環境適應能力極強。(如圖)。
螺旋藻:單細胞或多細胞組成的絲狀體,形狀多為螺旋狀彎曲絲狀體。為淡綠色,大量繁殖會形成水華。
魚腥藻屬:與念珠藻屬很相近,但是魚腥藻上有小空泡般的結構。
二、藍藻水華的處理
藍藻水華防重于治。養殖水體一旦出現藍藻水華后,不僅改良成本很高,而且常因使用殺(抑)藻劑引起養殖水體缺氧,導致水產養殖動物發生大量死亡。
1、藍藻早期的預防:
①、早期魚塘中投放適量的濾食性魚類如花白鰱(每畝投6-8尾)可以破壞藍藻,一定程度上可以預防藍藻爆發。
②、進入高溫期,定期使用黃金益菌素B型發酵培養枯草芽孢桿菌(建議7-10天一次)。枯草芽孢桿菌可以分解水體中的有機質,減輕水體的富營養化,還能調節水體pH值、調節水質,從而抑制藍藻的爆發。
③、定期補肥補菌,除了要培菌以外,還要定期補肥(建議10天一次),使用活肥促進優質藻類繁殖,壓縮藍藻的生存空間,抑制藍藻爆發。
④、在蝦蟹養殖的4月,要注意加強底質改良,調節水質(使用強效底凈?水博士)。藍藻易發時期,定期進行水體藻類鏡檢,監控水體中各種藻的含量。
2、藍藻水華處理:
①、藍藻爆發前期,通常會在下風口呈現一種顆粒狀的藍色物質,如果是伊樂藻(吃不敗)池塘、可以使用漂白粉局部點殺藍藻,然后使用水博士全池解毒,補充碳源;如果是輪葉黑藻(燈籠泡)池塘,使用硫酸銅下風口局部點殺,然后使用水博士解毒,補充碳源。連續處理幾次后,可以用黃金益菌素B型培養枯草芽孢桿菌,抑制藍藻的持續繁殖。
②、藍藻大量爆發時,首先對池塘使用抗激靈增強蝦蟹抗應激能力和使用原子氧對水體增氧,然后是用藍藻藥物殺藍藻,最后對整個水體使用水博士或解毒靈解毒,使用活肥肥水和培養枯草芽孢桿菌來抑制藍藻的再次爆發。
③、如果藍藻爆發量極大,水體已經嚴重缺氧造成蝦蟹的大量死亡,建議干塘處理,干塘后使用漂白粉全池殺菌消毒殺藍藻,上水種草,為下一季的養殖做準備,這樣節約時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