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蝦產業發展現狀
紅火的小龍蝦在經歷了5年的野蠻增長后,已經成長成一個總產值超過1500億的產業。即使2017年華中區小龍蝦養殖面積繼續大幅增加,但龍蝦消費市場仍然供不應求,小龍蝦價格一度徘徊在40元/斤附近。市場調研發現,小龍蝦的高價并沒有顯著提高養殖戶的經濟效益,僅有30%養殖戶處于盈利狀態,40%的養殖戶處于保本狀態,更有30%的養殖戶處于虧損狀態。面對如此嚴峻的行業現狀,探尋一種高產、高效、高價值的小龍蝦養殖模式成為廣大小龍蝦養殖從業者的迫切需求。

2014-2016小龍蝦主要產區養殖面積和產量
傳統小龍蝦養殖“1+1模式”
稻田混合種養和池塘精樣是小龍蝦養殖的兩種主要養殖方式,其中稻田養蝦以蝦稻輪作和稻蝦共作兩種養殖方式為主,傳統的稻蝦輪作模式是“1+1模式”,即養一茬小龍蝦種一季水稻,這種模式操作簡單,被養殖戶廣泛接受,但這種養殖模式的弊端也是非常明顯的:
①產量低,畝均產量在100斤以下;
②集中出蝦,價格低,盈利能力差;
③高溫出蝦,回捕率底,死亡率高。

2014-2016小龍蝦市場平均價格
贏在起跑線,稻蝦生態種樣“蝦稻輪作2+1模式”
針對以上問題,湖南澳華集團技術團隊在經過兩年的市場調查和研究后,結合湖南小龍蝦養殖現狀隆重推出“2+1蝦稻輪作模式”,即養2茬小龍蝦,種一季水稻。小龍蝦產量可達到300-400斤/畝,這極大的提高了小龍蝦稻田養殖的綜合經濟效益。
蝦稻輪作2+1模式詳解
第1茬龍蝦養殖:放大苗、用好料、搶高價
稻田年前挖好環形溝(不挖十字溝或井字溝),種植好菹草、伊樂藻,培好水質;等到菹草和伊樂藻長勢很好時,3月中下旬開始投放小龍蝦苗,放養規格100-150只/斤,放養密度4000-6000尾/畝,使用小龍蝦飼料龍蝦安康進行投喂,20-25天,4月中旬開始捕撈小龍蝦,平均規格可以達到5、6、7錢。盡可能將大小龍蝦捕撈上市。
第2茬龍蝦養殖:用好料、勤改底、增效益
第一茬龍蝦基本捕撈完成后,對稻田進行消毒、解毒、改底。在4月底或5月初放養第2批龍蝦苗,放養規格80-100只/斤,放養密度依然為4000-6000尾/畝。使用澳華集團的龍蝦安康進行投喂,25-30天即可上市,平均規格可以達到6、7、8錢以上。6月份上、中旬無論龍蝦大小捕撈上市,需要注意的是第2茬養殖過程中改底和調水要比第1茬頻繁。
1季水稻種植
6月20日之后種植一季水稻,水稻產量可達600-700kg/畝。

蝦稻輪作2+1模式操作要點
“2+1蝦稻輪作模式”優勢
①產量高:大規格小龍蝦產量可達300-400斤/畝,提高產量超過100%;
②搶高價:第一茬小龍蝦在4月份上市,可以賣出20-30元/斤的高價;
③風險低:低密度養殖,成活率高。錯開每年5月份小龍蝦發病死亡高峰期,也不用擔心每年的洪水高峰期,更為重要的是可以有效避免因為連續養殖造成的疾病多,難養殖的問題。
④效益高:畝產效益超5000元。
“2+1蝦稻輪作模式”養殖成功的關鍵要素
①觀念:盈利模式;營養觀念;價格波動觀念;規格等級觀念;水草觀念;水質觀念;天敵觀念等等;
②稻田建設創新:坡比、環形溝、取消十字溝,井字溝;
③水草種植方式創新:稻田合理種植水草:菹草、伊樂藻;
④飼料營養:使用澳華集團最好的飼料,盡快上市,搶高價;
⑤水質管理:確保水質優良:鮮、活、嫩、爽;水色最好黃綠色、嫩綠色、至少茶色、茶褐色;
⑥脫殼管理:小龍蝦生長是通過脫殼實現。水質、營養、水草都是脫殼的關鍵要素;
⑦預防天敵:鳥、蛇、鼠、青蛙、肉食魚類、黃鱔、泥鰍等
總結
在湖南小龍蝦產區整體養殖水平不高的背景下,通過簡單的模式調整即可增產一倍,使養殖戶的利潤增加超過100%,這符合澳華集團“高端高效高回報”的價值理念,是一種符合當地的模式。
撰稿:湖南澳華/李偉、郭家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