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蝦養殖過程中五種常見病害防治技術
編輯: 時間:2018-06-04 瀏覽:
1.爛鰓病。病原為細菌。癥狀為病蝦鰓絲發黑,局部霉爛。
防治方法:(1)經常清除蝦池中的殘餌、污物,注入新水,保持水體中溶氧在4毫克/升以上,避免水質被污染。(2)每立方米水體用漂白粉2克溶水全池潑灑,可以起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2.黑鰓病。此病主要是由于水質污染嚴重,克氏螯蝦鰓絲受霉菌感染引起。癥狀是鰓由紅色變為褐色或淡褐色,直至完全變黑,鰓萎縮,病蝦往往伏在岸邊不動,最后因呼吸困難而死。
防治方法:(1)保持水體清潔,溶氧充足,定期用生石灰調節水質。(2)患病蝦用3%~5%的鹽水浸洗2~3次,每次3~5分鐘;或每立方米水體用亞甲基藍10克溶水全池潑灑。
3.爛尾病。爛尾病是由于克氏螯蝦受傷、相互殘食或被幾丁質分解細菌感染引起的。感染初期病蝦尾部有水泡,邊緣潰爛、壞死或殘缺不全,隨著病情的惡化,潰爛由邊緣向中間發展,嚴重感染時,病蝦整個尾部潰爛掉落。
防治方法:(1)運輸和投放蝦苗蝦種時,不要堆壓和損傷蝦體。(2)飼養期間飼料要投足、投勻,防止蝦因飼料不足相互爭食或殘殺。(3)發生此病,每立方米水體用茶粕15~20克浸液全池潑灑;或每667平方米水面用生石灰5~6千克溶水,全池潑灑。
4.聚縮蟲病。病原為聚縮蟲,癥狀為克氏螯蝦難以順利脫殼,病蝦往往在脫殼過程中死亡,幼體、成蝦均可發生,對幼蝦危害較嚴重。
防治方法:(1)徹底清塘,殺滅池中的病原體。(2)發生此病須經常大量換水,減少池水中聚縮蟲數量。
5.纖毛蟲病。常見病原有累枝蟲和鐘形蟲等。纖毛蟲附著在成蝦或蝦苗的體表、附肢和鰓上,大量附著時會妨礙蝦的呼吸、活動、攝食和脫殼,影響其生長。尤其在鰓上大量附著時,影響鰓絲的氣體交換,會引起蝦體缺氧而窒息死亡。
防治方法:(1)保持合理的放養密度,注意蝦池的環境衛生,經常換新水,保持水質清新。(2)用3%~5%的鹽水浸洗病蝦,3~5天為一個療程;(3)用25~30毫克/升的福爾馬林溶液浸洗4~6小時,連續2~3次。
上一篇:春夏兩季小龍蝦養殖六種典型問題的處理方法 下一篇:小龍蝦偷死癥的癥狀及防治方法
你可能感興趣的內容
- 蝦不可以和什么食物一起吃 吃蝦的禁忌
- 現在小龍蝦苗價格多少錢一斤?2020年小龍蝦苗價格會漲嗎?
- 2020小龍蝦上市價格是多少?小龍蝦哪里的最有名?
- 小龍蝦好養嗎?
- 小龍蝦網箱養殖技術
- 養小龍蝦的池塘怎么挖 小龍蝦養殖池塘開挖方法
- 中國對蝦多少錢一斤?2020年中國對蝦價格行情走勢分析
- 小龍蝦養殖技術大全
- 養殖小龍蝦有秘笈嗎 悟透就是養龍蝦高手!
- 一畝能養多少斤龍蝦,小龍蝦畝產多少斤
- 養龍蝦要投資多少錢?
- 小龍蝦怎么清洗干凈?
- 河蝦的營養價值及功效與作用
- 基圍蝦的養殖注意事項
- 羅氏蝦養殖技術 羅氏蝦的養殖前景
- 河蝦怎么做給寶寶吃?
- 養殖小龍蝦難在哪里
- 喇蛄和小龍蝦的區別
- 在淡水條件下怎能養殖皮皮蝦?
- 皮皮蝦怎么養殖?皮皮蝦養殖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