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小龍蝦反季養殖的可行性分析
目前我國已有成熟的大棚養蝦技術,通過人為控制溫度等自然條件,實現了南美白對蝦、羅氏沼蝦等的冬季養殖,既提高了經濟效益,又大大地豐富了人們的餐桌。小龍蝦適宜的水溫為9~40℃,最適生長水溫為22~30℃。在淡水養殖中,水溫保持在25℃以上為好。小龍蝦適宜在pH7.5~8.5、溶氧量6~8毫克/升的水體內生長。而小龍蝦適應性極強,具有較廣的適宜生長溫度,在10~30℃的水溫條件下均可正常生長發育。小龍蝦生長迅速,在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餌料供應情況下,經過2個多月的養殖,即可達到性成熟,并達到商品蝦規格。相較而言,小龍蝦對生存環境的要求更低,耐受性更強,利用加溫設施合理地控制好水溫,小龍蝦反季節養殖更容易實現。
二、養殖技術
1.池塘設施
建設選擇水源充足、水質良好、進排水方便、有一定防逃設施的池塘建設采光溫室大棚,大棚面積在1畝左右,長50~60米,寬10米左右,池深以0.8~1.5米為宜,鋼架大棚上用薄膜封好后加一層蓋網,并配備冬季加溫設備,保證大棚內溫度保持在20℃左右。池塘底部種植適當面積的伊樂藻和輪葉黑藻,并設置一定的人工隱蔽物,如廢輪胎、網片、竹排等。
2.苗種放養
苗種放養一般采用2種模式:
(1)投放親蝦:每畝放養性成熟大規格親蝦30~40千克,使其自繁自育。
(2)投放蝦苗或蝦種:每畝放養規格為1.2厘米左右的蝦苗2.5萬~3萬尾或規格為2.5~3厘米的蝦種1.5萬~2萬尾。
3.飼料投喂
飼料投喂以配合飼料為主,堅持“三看、四定”原則,一般每天投喂2次,早晚各1次,投在池邊的淺水中,晚上投喂量占全日投喂量的70%~80%,日投喂量約為蝦體重的10%,以每天吃飽、吃完、不留殘餌為準。
4.日常管理
堅持每天巡塘,觀察水質、水溫、水草以及蝦的活動情況,適合追肥,換注新水,并定期對水體進行消毒和改良,保證池水呈黃綠色,透明度在30~40厘米,pH值在7~9。
三、效益分析
根據小龍蝦的生活習性及生長特點,利用采光設施大棚合理地控制水溫、水質,采取最佳的養殖密度,在養殖淡季養成小龍蝦并成功上市。該模式下可以將水溫控制在最適宜范圍,不會發生類似夏季高溫細菌大量滋生的情況,也能有效地抑制藍藻泛濫,同時不會發生冷熱交替的情況,小龍蝦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中生長,極大地降低了應激,因此發病率大大降低,個體生長良好,產量會比常規養殖模式高。與常規淡水小龍蝦養殖相比,上市價格平均提高30元/千克,產值可平均提高9000元/畝,去除加溫成本5000元/畝,每畝水面效益比常規小龍蝦養殖模式提高4000元。另一方面,結合常規養殖與反季養殖,提高了池塘利用率,提升了池塘的綜合經濟效益。
1.來源:《科學養魚》雜志社
2.作者:賀文芳浙江金華市水產技術推廣站
3.微信號:kxyyzz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