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小龍蝦養殖塘早期水草不易發苗?
為什么水草在5、6月份瘋長到難以控制為什么水草在6、7、8月份容易老化、腐爛、翻兜
為什么……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對水草的管理不當!
合理養護水草,是保證水草健壯、科學地生長、提高小龍蝦養殖生產的重要措施。水草的護理,既要看水草的長勢,又要看氣溫,以避免副作用。對于不同的季節,水草的管理也有所不同,如果溫度高,水草占池塘的覆蓋率一定要控制好,如果過于旺盛,會影響池塘水體的上下流動與溶氧的分布。因此,不同的季節對水草的管理也有所不同。
養殖早期(2、3、4)月份的水草的管理
一、保持水草“壯”“活”“旺”“爽”即水草的粗壯、活力、旺盛、潔爽
1、定期施肥:保障水草生長時所需的營養及微量元素等如旺草肥水膏、水草長根包等,切勿使用魚用生物肥或農用肥料等,以免導致水質礦化成爛草,爛草根或導致水肥過濃,水草死亡等現象。
2、及時防治水草蟲害(如線蟲、蜻蜓幼蟲、卷葉蟲)
檢查方法
線蟲檢測.將水草摘一株查看葉面和莖有無咬、吃殘現象或抓一把水草往手中磕抖,或裝一盆清水,把水草放入清水盆中,仔細看有無線蟲爬動,此蟲危害很大、時間長,破壞性很嚴重,3~8月都會存在,主食草葉草莖,草嫩芽,導致草下沉,草發黃,發黑、腐爛。
蜻蜓幼蟲檢測:方法和線蟲一致,另外較大的蜻蜓幼蟲在水面上肉眼可以看見,大頭、鼓眼線狀白蟲游動,游泳迅速提高危害大,對龍蝦幼苗有吞噬危系。4、5、6、7月份是它們的繁殖、生長高峰期,早發現早防治為根本,主要吃食草的嫩芽、草葉,嚴重的將草吃為光桿,然后草下沉繼而腐爛。
卷葉蟲的檢測:仔細觀察水草下沉區,抓一把草起來,發現水草葉面卷曲,挑開葉面卷曲內會發現有白米狀或線狀蟲體,卷葉蟲主要吃食草的葉面,以6~7月份為多發期。

菹草
防治方法:根據季節與水溫,蟲害發生以線蟲最早,2月底至3月就會繁殖生長,蜻蜓幼蟲4月底至5月為發生期,卷葉蟲一般在6月份發生。
初次殺蟲:神農蟲汰按水體計算1~2畝/米,嚴重的連殺兩次,空塘可以劑量加大使用,第三天復查水草殺蟲情況,若蟲殺滅得比較好,第四天全池潑灑旺草肥水膏,加速水草發芽發枝,激活水草旺盛生長。
養殖中后期水草的管理(5、6、7月份)
二、保持水草的高度及定期維護水質
1、當水草長至20~25厘米長的時候,每窩水草面積發展為面盆大小時,將草打頭,割去水草上半部的1/3,防止中層草吸收不到陽光和養分死亡,敗壞水質,導致全塘水草死亡。水草打頭時應速戰速決,以避免認為動作頻繁將水質鬧渾濁,造成水草葉面污物過多,影響水草的光合作用,打草頭后,如發現水渾濁,立刻用“渾濁凈”和“欣怡底改”改底清水,第二天用水草長根寶加速水草的復活,恢復水草旺盛生長。

伊樂藻
2、定期追肥、培育有益菌是補充水草旺盛生長的必要條件,是調節水質“清、潔、嫩、爽”的關鍵,追肥是補充水體營養元素,補充水草養分,培菌是分解水中懸浮有機質,去除水草葉面有利物,調節良好的菌藻平衡,保持水質清爽。如:“”肥水旺草膏“”配合“”純生芽孢乳“”,追肥培菌相得益彰。
3、定期解毒改底是保障水質“清潔、嫩、爽”的有效措施,其目的是:(1)消除老化水草腐爛產生的毒害以及殘餌、糞便產生的毒素;(2)防止因施肥或投餌過量產生的水質礦化或水質過肥造成的池塘藻類難以控制;(3)防止渾濁水或白濁水的發生;(4)定期改底可以增加底質和水體溶氧,保持生態平衡;(5)定期改底可保持良好的底部環境,提高龍蝦品質。
三、管理水草、防死亡、消除水草死亡產生的有害物的方法
1、促進水草生長、防死亡的注意事項
(1)水體長期保持充足的營養鹽,特別是早期;
(2)確保水體有一定的透明度,渾濁時使用一些可以增加透明度的產品(下雨、蝦活動,或野雜魚);
(3)水草上有泥,在投料或巡池時,定期用棍輕輕敲打,抖落污泥,以增加光合作用,便利生長。如是有有機物附著,建議使用“水草爽身寶,并全池使用“純生芽孢乳”;
(4)5月底開始要增加投食量,滿足小龍蝦的營養供應,防止蝦對水草的消耗和破壞;

水葫蘆
(5)盡量不要將耗氧型微生物直接灑在水草上,針對耗氧型生物制劑,選擇晴天上午10點使用微生物或在使用微生物前使用顆粒型增氧劑。
(6)高溫期避免盲目將水位升高,防止死草。水位控制在1.4米一下;
(7)高溫期經常使用改底增氧劑,增加水體溶氧,防止草死亡;
(8)高溫來臨之前,對伊樂藻進行“打頭”。“打頭后”使用“控草丹”一次,隔四天后再控一次,可有效控制草向上瘋長。
2、消除水草死亡產生有害物的方法
(1)及時撈出漂浮在水面上的殘草,并且不要擱置在池塘一邊的坡上;
(2)使用一些底質改良劑,能氧化吸附降解腐敗產生的有害物;
(3)注意及時增氧,防止水草缺氧死亡、腐爛;
(4)注意及時換水。
幾乎所有的小龍蝦養殖戶都經歷過水草的旺盛和難以控制,因此,對水草的維護應該注意因時制宜,根據溫度的變化及水草長勢的情況,確定合理的水草管理,保證水草正常生長,充分發揮管理的作用,為小龍蝦養殖取得高產、穩產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