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蝦捕撈方法簡單(其實捕撈也是一門很深的技術活),能較長時間離水,運輸方便(幼蝦除外),運輸成活率高,在捕撈及產品的運輸上省時、省工、費用低,養殖魚類和其他蝦類無法比擬。不過我們龍蝦在運輸過程中也有很大的講究!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龍蝦在運輸過程中究竟有什么講究呢?
本內容分為兩部分,先講幼蝦的運輸方式!
成活率問題
之所以我們一直都在強調我們養殖朋友走自繁自育的路子,而盡可能不要走規模化繁殖的路子,因為重要的一條就是蝦苗不容易運輸,運輸時間不宜超過3小時,否則會影響成活率。大家可以做個試驗,測一測蝦苗的運輸成活率,運輸時間在一個半小時內,成活率達70%,運輸時間超過3小時的死亡率高達60%,超過5小時后,下水的蝦苗幾乎死光。尤其是在夏天中午放苗的!不信,你可以試試你的成活率!!!

檢查蝦苗情況
在運輸前先檢查幼蝦的質量,要求幼蝦體格健壯、密度適當、操作細致、水質清新,途中避免陽光直射。運輸前一天可將幼蝦集中在網箱中暫養,使其適應高密度環境。
運輸時要講究的技巧:
一是要提前做好計劃,準確確定運輸路線,準確計算路程,不走彎路或者容易堵車的道路;盡量使得運輸時間在2小時內,在計劃時間內運達,防止因車輛及道路交通情況等原因造成延誤,延長運輸時間,影響蝦的成活率;
二是在不同季節運輸,還應根據氣候條件采取適當措施,如天氣寒冷,防凍傷措施做好;天氣炎熱,是適當在外圍加些冰塊防脫水嚴重,還有如保溫、降溫、防雨等等措施來確保安全運輸;
三是要確定運輸方法,這個要根據路程,天氣等具體做決定!有的養殖戶采取干法運輸(即無水運輸),正常來說,死亡率會比帶水運輸要高得多,因此建議養殖朋友采用帶水充氧運輸。
故蝦苗建議養殖朋友帶水充氧運輸,確保成活率!
關于帶水充氧:
塑料袋帶水充氧運輸密度大、運距遠、成活率高。裝水10斤左右的塑料袋能裝運稚蝦1~2萬尾甚至更多;3cm長的幼蝦2000尾。幼蝦越大裝得越少,裝完幼蝦后充氧氣,然后扎緊,在水溫15℃時能運輸8小時以上,如果中途運輸耽擱了,請注意觀察袋中氧氣,因為有養殖朋友在這上面吃過虧的!短途運輸一般用水桶都行。無論采用何種運輸方式,裝運數量應視運距、魚體大小、天氣等情況靈活掌握。
溫馨提示:幼蝦運達目的地入池前,將塑料袋放于池中逐漸調溫,直至袋中水溫與池水接近才放蝦入池。因為還是那句話,龍蝦很容易產生應激反應死亡的!
好了,今天的分享到此結束,我們下期再見!下期預告,小龍蝦運輸之成蝦和種蝦的運輸!
作者:龔進
編輯:龔進
審核: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