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京水世紀孝武大區唐堯編審:翁建江
來源|騰氏水產商務網-當代水產雜志社
小龍蝦養殖在我國經過近10年的快速發展,從消費天然小龍蝦開始,發展快速,現在已經成了一條產業,吃小龍蝦、喝啤酒、交朋友,小龍蝦已然成為了一種大眾消費。而且小龍蝦的價格一路上揚,價格翻了數倍。目前,大規格的小龍蝦價格在每千克30多元,而且供不應求,去年有個養殖戶的統貨價格也在10元。2017年養殖戶朋友對養殖小龍蝦的熱情高漲,今年有很多沒養過小龍蝦的朋友也開始養殖小龍蝦。但是如果我們對小龍蝦的生態習性都不了解,那怎么能通過養殖小龍蝦來達到掙錢的目的呢?接下來本文就以小龍蝦的食性、棲息、蛻殼、行為習性這四大習性作為重點進行講解。

一、食性
小龍蝦是雜食性動物,其食性在不同的發育階段稍有不同。剛孵出的幼蝦以自身卵黃為營養;第一次蛻殼后的幼體能濾食浮游植物及小型枝角類幼體、輪蟲等;蝦苗能攝食有機碎屑、較大的浮游動物(如枝角類和橈足類)等;幼蝦具有捕食底棲生物的能力;成蝦能捕食甲殼類、軟體動物、水生昆蟲幼體、水草、植物的根、莖、葉、著生藻類、腐殖質及有機碎屑等。
養殖早期肥水不僅能給蝦苗提供豐富的餌料,還能抑制青苔,為水草提供養分。而在養殖中需要多種餌料搭配,或者使用人工配合飼料,營養均衡。如果投喂單一餌料,會造成蛻殼不遂等病害。
二、棲息
①環境要求:小龍蝦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很強,能在各種水體中生存,無論是在河流、湖泊、稻田、池塘等都能生存,而且離水保濕還能生存7~10天。小龍蝦晝伏夜出,喜陰怕光,白天大多在洞里或者水草里,傍晚太陽下山以后出來覓食、尋偶交配。所以在養殖中投餌時間應在傍晚日落前后,但如果夾草嚴重,可以在上午9~10點投喂一次。小龍蝦對水體溶氧的適應能力很強,在水體缺氧的情況下,不但能爬上岸,還能借助水草或漂浮植物側臥于水面,利用身體一側的鰓呼吸空氣中的氧氣。但是溶氧低于2mg/L時,它的生長速度幾乎為零。

②水溫:小龍蝦對水溫無特殊要求,生存水溫為1℃~40℃,5℃水溫仍能蛻殼、4℃仍有覓食活動,最適生長水溫為16~32℃。高于32℃時進入深水區或水草中,晚上聚集在淺水區或攀附于水草表層。
③pH值:小龍蝦喜歡中性偏堿性的水體,pH值為7~9時,最適合其生長繁殖。
三、蛻殼
小龍蝦的每次蛻殼都伴隨著個體的增長,幼體一般2~5天蛻殼一次(24℃~28℃),幼蝦5~8天蛻殼一次,隨著蝦體的長大,蛻殼周期隨之延長至8~20天。性成熟后每年的蛻皮(殼)次數減少至1次。5月份長至30克的個體在飼料不足、營養不良情況下當年不再蛻殼。營養好的長至60克仍能蛻殼。體長10厘米的個體蛻皮后體長可增加13%左右。小龍蝦蛻殼后的新體殼于12~24小時后硬化,硬殼時需要吸收大量的鈣質,否則會蛻殼不遂。

四、行為習性
①領域行為:小龍蝦有很強的領域行為,它會精心選擇某一水域進行掘洞、活動、攝食,不允許其他同類進行,只有在繁殖季節允許異性進入。
②掘洞行為:小龍蝦在冬夏季營穴居生活,故而具有很強的掘洞能力,且掘洞很深,大多數洞深50~80cm,有少數能達到1m。其洞穴大多挖在離水面0~10cm的范圍內,這些潮濕的地基可能適合它掘洞。

③攻擊行為:小龍蝦是攻擊性較強的物種,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很強,但是較強的攻擊行為會造成個體的傷亡,故而在養殖中一定要合理的規劃放養密度,適當增加養殖水體的遮蔽物(如水草、人工巢穴等),增加環境復雜程度,減少小龍蝦直接接觸爭斗的可能。
④趨水行為:小龍蝦具有較強的趨水流性,喜新水活水,逆水而上,且集群生活。養殖中下雨天小龍蝦會逆著水流爬到岸邊,如果沒有防逃設施就會逃逸,對養殖造成損失。
當然,小龍蝦還有繁殖習性,這是小龍蝦高效和持效養殖的關鍵,在本系列當中后面會給大家作為重點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