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t799u"></tbody>
  •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中國養殖行業領域專業門戶網站
                當前位置:中國養殖基地 / 養蝦

                羅氏沼蝦成蝦的養殖技術

                編輯:李曰嵩   時間:2018-06-08   瀏覽:
                羅氏沼蝦養殖區早些年僅局限于我國東、南部地區,近年來,其養殖區以由原來的兩廣、福建、講、浙、滬擴展到河北、河南、四川、遼寧和寧夏等北部省區也開始試養,并出現了不少高產報道。雖然各地因氣候的差異而采用的技術措施有所不同,但其養殖的基本方法是相似的,它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即放養時間的確定和養殖模式的選擇,各養殖模式則采用各自的管理方法。

                一、放養時間的確定:羅氏沼蝦原產熱帶,不耐寒,放養時間太早易被凍死,放養時間太遲,會縮短養殖周期影響產量。各地應根據實際氣候條件確定放養時間。海南、廣東、廣西可在4月中下旬,福建、江西在5月上中旬,湖南、湖北、安徽和江浙滬一帶則宜在5月中下旬。原則上是水溫穩定在18℃以上方可投苗。

                二、兩種基本養殖模式及其具體的管理措施這兩種基本模式是池塘單養和池塘蝦魚混養。

                1、池塘單養是目前采用較多的養蝦模式,畝產高同時技術要求也高,其主要技術措施有:

                蝦池建造:養蝦池應選擇靠近水源、水質良好、餌料來源豐富、交通和供電便利的地方。每只蝦池面積以3—5畝為宜,水深1.5米左右,池子呈長方形,東西走向,坡比1:2.5,池底平坦并向排水口一側略有傾斜,便于排干池水,池子要求不滲漏。蝦池的建設規模可視經濟狀況、養蝦數量、飼養管理水平以及場地自然條件決定。要建設好完善的進排水系統,確保旱澇保收。塘邊保持有一定的水草,利于棲息隱蔽和遮陰,又能減少相互殘殺。

                放養前的準備工作:首先做好蝦池的清塘消毒。新開蝦塘須暴曬2—3天后再進水;老蝦塘需清除過多的淤泥,整好池埂池坡,檢查滲漏情況。新老蝦池都要嚴格池消毒,并嚴防野雜魚和敵害殘留在池中。其次是陪肥水質,清塘后10—15天,藥性消失即可進水。同時每畝施有機肥70—80千克,用以培養浮游動物,經過7—10天后,水色轉深,池中有大量浮游生物出現,即可放養蝦種。

                蝦種放養:蝦種放養密度視蝦池條件、所具備的技術基礎以及成蝦所需達到的畝產計劃而定。如計劃畝產75千克以上,則每畝可放規格3—4厘米的蝦種0.8—1萬尾,或放淡化蝦苗1.2—1.5萬尾;若計劃畝產在75千克以下的,每畝可放規格3—4厘米蝦種0.6—0.8萬尾,或放經過淡化的蝦苗0.8—1.2萬尾。

                餌料投喂:在池養條件下應以人工投喂為主,餌料的主要種類有螺蜆、貝肉、蚯蚓、鮮魚肉等動物餌料,花生、麥粉等谷物餌料和切碎的新鮮蔬菜等植物餌料。由于羅氏沼蝦對餌料的要求較高,幼蝦飼養期餌料蛋白量要求為35—40%,成蝦期餌料蛋白量為25—30%。因此,在有條件的地方,最好能制成大小適口,配方科學的顆粒餌料投喂。蝦料的投喂要做到定質、定量、定點、定時,日投喂量約相當于蝦體重的5—7%,但要根據蝦體重的變化來確定。上午投喂量占全日餌量的30%、上午占全日餌量的70%。

                追肥:為保證天然餌料的形成,要定期潑施肥料,使水質具有一定的肥度;一般每半個月施1次豬糞肥,每畝75—100千克,使浮游生物繁殖,補充人工餌料不足。

                隱蔽物設置:羅氏沼蝦在生長過程中要經過多次蛻皮。正常情況下,每7—10天蛻皮1次,體重也隨之增加。由于剛蛻皮的蝦活動能力很弱,易于被其它饑餓的蝦殘食,所以在蝦池中投放一些樹枝,種植一些水草,作為棲息、隱蔽和蛻皮的場所,這樣可有效提高成活率。

                水質管理:蝦池早期以淺水為好,水深一般為70厘米左右,蝦種放養15天后,逐漸添加新水;2個月后,池水可加深到1.5米。若發現蝦活動遲鈍,攝食量少,應及時向池中補充新水,嚴防缺氧引起死亡。

                (2、池塘蝦魚混養這種模式又分羅氏沼蝦與成魚混養和羅氏沼蝦與魚種混養兩種常見形式,一般畝產成蝦50—75千克,產魚100—200千克。

                池塘選擇:與成魚混養,蝦種規格3—4厘米,放養密度每畝2000—4000尾,先放魚種,后放蝦種。與魚種混養,先放蝦種,蝦種放養密度6000—8000尾,待幼蝦適應新的池塘環境后再放養魚種,以提高蝦種的成活率。

                飼養管理:其方法可參照單養羅氏沼蝦的方法進行。餌料投喂應先滿足蝦的需要后再投喂魚的餌料。發生魚病需要進行治療時,應充分考慮到蝦對藥物的承受能力。在水質管理上,也應考慮到蝦對溶解癢要求較高的特性,經常添加新水或換水,控制池水肥度,保證對溶解癢的需求。
              1. <tbody id="t799u"></tbody>
              2.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3.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粉色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