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福建海大王福揚李佳凱
隨著養殖環境的惡化,病害肆虐、蟲害頻發、水質惡化等問題嚴重影響養蝦成功率。6月后,養殖進入高溫期,高溫期池塘水溫高、光照強、pH偏高、有機物增多,極有利于藍藻的生長,導致藍藻暴發。面對來勢洶洶的藍藻,我們該如何防控呢???

圖1-蝦塘常見藍藻水色
一、藍藻的基本特征
1、藍藻,是藍藻門種類的統稱。由于它的細胞核和細菌的結構有些相似,又稱他為藍細菌。其生命周期大概為30天,分為三個生長階段:生長期、高峰期和老化期。
2、藍藻喜好高溫、強光、高pH、富營養化的淡水水體,尤其當水體有機質豐富、底部富營養化時易暴發;
3、池塘藍藻過多時,一般呈現為翠綠色(通常以銅綠微囊藻和不定微囊藻為主)或藍綠色(一般為顫藻和魚腥藻)。蝦塘常見的種類有微囊藻、顫藻、魚腥藻螺旋藻、平裂藻等。

圖2-蝦塘中常見的藍藻門種類
二、藍藻對蝦塘的危害
1、蝦吃料慢、長不大:蝦塘出現藍藻后,蝦子開始不愛吃料,胃和腸道逐漸出現藍綠色,鏡檢發現大部分為活體藍藻。由于胃和腸道長期充滿了不能消化的藍藻,導致蝦子食欲下降,不愛吃料,最終出現長不大的情況。
2、pH飆升:由于藍藻生長速度比較快,導致池塘中二氧化碳不斷減少,最終出現了pH飆升的情況。較高的pH不僅腐蝕蝦的腮部,也會讓喜歡堿性環境的副溶血性弧菌大量繁殖。
3、抑制其他藻類生長,導致夜間溶氧不足:藍藻的競爭能力非常強,除了通過快速吸收水體的營養進行營養競爭外,還通過自身的運動功能,在陽光不足的情況下(如清晨、傍晚、陰雨悶熱天氣),懸浮到水體表面,通過阻擋其他藻類的光合作用,最終讓其他藻類無法生存,出現藍藻一家獨大的情況。同時,由于藍藻過多,夜間秏氧大,易導致池塘夜間缺氧。
4、藻毒素:藍藻死亡后會產生大量藍藻毒素,這些藍藻毒素不僅能使養殖動物致病,甚至讓人類中毒。
三、藍藻防控策略
1、化學防控
1.1在容易長藍藻的池塘,每年養殖結束后,用大劑量的殺藍藻產品,將藍藻殺滅干凈,再將水排出池塘。
1.2在出現藍藻初期,用硫酸銅、漂白粉、強氯精等產品,在下風口用噴霧器不斷噴灑聚集的藍藻(或者化水后用瓢潑灑),直到下風口沒有藍藻為止。
1.3在保證池塘中有些硅藻和綠藻的情況下,用殺藍藻產品殺滅藍藻。(注意:如果全池藻類全部為藍藻,千萬不要去殺滅藍藻,整塘水殺清后,由于沒有硅藻等有益藻類緩沖,非常容易出現大量死蝦)。
1.4在藍藻容易爆發的池塘,調節池塘氮磷比(氮磷比為20:1時抑制藍藻能力最強)也非常重要;在養殖中后期,因為磷的不穩定,大部分沉淀了下來,最終氮磷比可能接近80:1;所以在養殖中后期,需要適當補充池塘的磷肥(如每畝使用磷速補2斤)。
2、物理防控
2.1用水泵在下風口將聚集的藍藻抽出池塘,并配合生物防控一起使用。
2.2在早晨陽光未出來前,用“海聯科黑精靈”每畝4斤,將水染黑,讓藍藻無法識別白天黑夜,無法進行光合作用競爭(配合生物防控一起使用)。
3、生物防控
3.1在容易出現藍藻的池塘(一般有藍藻的種,每年都會出現),每畝投放白鰱20條(最好半斤以上)。
3.2河道有藍藻的區域,養蝦最好配備蓄水池,蓄水池中養殖大量的白鰱(每畝1斤以上的白鰱1000尾以上)。
3.3在容易出現藍藻的池塘,定期使用大量的芽孢桿菌、紅糖,再配合大劑量的EM菌、紅糖控制住池塘的pH,用先降pH,再控藍藻的策略控制藍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