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天津海大孫海坤
無處不在的弧菌
弧菌,一類菌體短小、或直或彎曲狀的革蘭氏陰性菌,兼性厭氧,是養殖環境中最為常見的細菌種群之一,除存在于養殖水體中,其還廣泛存在于池塘泥土、養殖生物體內外,可謂“無所不在”。
弧菌和很多對蝦疾病有直接的關系,比如EMS的病原是一種副溶血弧菌(全球水產養殖聯盟公布)。健康的南美白對蝦腸道中通常能夠檢測到氣單胞菌屬、分支桿菌屬、假單孢菌屬、黃桿菌屬、沙雷氏菌屬和弧菌屬等潛在致病性細菌,這些致病性細菌一般不占決定性優勢地位,但是一旦存在有利于該類細菌滋生的有益條件(如蝦子抵抗力減弱時),致病菌便會爆發式增長,從而影響腸道健康引起對蝦發病。而所有對蝦致病菌中,弧菌又是造成對蝦發病最主要的一類細菌。2016年秋冬季節河北、山東地區,工廠化標苗過程中防控操作不到位導致弧菌泛濫,很多養殖戶連續排幾批次苗,造成巨大損失。
弧菌的廣泛存在性和巨大危害性,也警醒我們在小棚標粗模式中要做好弧菌防控。我們要總結好實際經驗為弧菌防控盡一份力。
一、小棚標苗早期的弧菌防控
1、小棚標苗早期弧菌防控原因
“標苗前幾天弧菌數量很少,在7天后弧菌數量飆升”
在2016年小棚跟蹤過程中,將去年一些客戶的弧菌數據進行統計匯總,結果見于下表。從表中我們可以看出,標苗前幾天弧菌數量很少,在7天后弧菌數量飆升,甚至出現綠菌,并伴隨有蝦苗發病情況出現。

為了驗證去年的數據結果,今年在遼寧地區服務時,對小棚標苗7天左右的弧菌數據也進行了跟蹤。由于條件有限(弧菌平板在小棚內培育的溫度不夠且晝夜溫差大),跟蹤7戶只有三戶能順利檢測出結果,結果見下圖。兩年檢測結果結果表明,小棚標苗過程中7天左右弧菌易大量滋生,應提前做好防控。

2、小棚標苗早期弧菌防控思路
天津海大小棚標苗模式主張小棚放苗后5-7天進行消毒處理【上午靚底殺菌(1包1畝),下午強力倍生源(1包1畝)+蝦多寶發酵液占位抑菌】,然后每5-7天一次。
3、案例效果
寶坻于老板4月25日早上檢測水體弧菌為綠菌21個,黃菌2個,總量230cfu/ml。上午靚底殺菌,下午倍生源+蝦多寶發酵液占位抑菌。下午取水樣未檢測到弧菌。這表明靚底+強力倍生源,配合日常投放有益菌種凈化水質底質,能有效殺滅并壓制弧菌。

二、小棚中后期的弧菌防控
1、小棚早期和中后期的底質和水質差異
有機物積累:隨著蝦苗的逐漸成長,投喂量越來越大,水體以及底部的凈化和分解能力遠跟不上積累的速度,底質沉降有機質(殘餌、糞便等)蓄積增加,底部呼吸由有氧呼吸轉為無氧呼吸,氧化還原電位降低,開始釋放無氧呼吸釋放的有害物質(氨氮、硫化氫等)。
藻類老化死亡:小棚早期和中后期的水質相比,中后期水色易變濃,水中懸浮水質物增多,透明度變低,水中藻類變老化,會有部分藻類陸續死亡,水粘性變大。死藻也會沉積在小棚底部,嚴重時撈底泥可看見一層死藻。
小棚標苗中后期底質惡化,水質變壞,都利于弧菌滋生從而導致會使弧菌防控更為困難。小棚的弧菌檢測通常是以水體弧菌數量作為評價指標,底泥的弧菌情況往往被忽視,所以,我們要在中后期的弧菌防控中更加關注底質狀態和底泥弧菌。
2、氧化還原電位與底泥弧菌數據變化規律
“底泥氧化還原電位越高,弧菌數量越少”
氧化還原電位是一個反映底質好壞的重要指標,氧化還原電位越高代表底質的氧化性越強,相反氧化還原電位越低代表底質的還原性越強。為了更好的防控弧菌,筆者在小棚跟蹤服務過程中,用氧化還原電位筆來跟進小棚戶的底質變化,同時選取小棚內底泥較壞處化水測底泥弧菌,試圖找到氧化還原電位與弧菌數量的變化關系。現將幾位養殖戶的跟進數據進行統計,結果見下表。

從表中結果,我們可以看出,底泥氧化還原電位越高,弧菌數量越少,且低于-150,底泥才檢測出弧菌,高于-150沒檢測出弧菌。底部氧化還原電位可以作為弧菌防控的一個指示性指標。由于統計客戶的數量有限,數據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也可以反映出提高氧化還原電位更有利于防控弧菌。
3、中后期的弧菌防控思路
天津海大小棚標苗模式主張在標苗中后期,注意底質情況,提早進行底質調控。建議10天后,每三天使用一次養底力士(1包1畝),來提高底部氧化還原電位,5-7天使用一次靚底(1包1畝)+強力倍生源(1包1畝)。
4、養底力士+靚底+強力倍生源防控弧菌案例效果
營口老邊吳老板:5月14日和5月16日連續使用兩次養底力士(1包1畝),17日使用靚底(1包1畝)+強力倍生源(1包1畝),使用前后弧菌防控效果明顯。

左圖:13日測氧化還原電位-243右圖:17日測量氧化還原電位-130

左圖為水體(上)和底泥(下)弧菌圖,
右圖是使用養底力士+靚底后的水體(上)和底泥(下)的弧菌圖
三、小棚標苗及后續土塘弧菌防控完善點
1、連續消毒或立體消毒
北方養蝦模式眾多,主要有工廠化養蝦、小棚標苗養蝦和土塘養蝦等。模式和模式之間可以相互借鑒,提高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工廠化養蝦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弧菌數量高情況,那么我們在工廠化養蝦過程中防控弧菌的措施有哪些呢?
①、定期使用靚底消毒,做好日常維護。
②、注意弧菌易發期的防控,比如陰雨天轉晴。
③、弧菌數量多時,可連續使用兩次靚底或靚底+靚水立體消毒。
小棚標苗的過程中,雖然定期防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有些小棚戶還會存在弧菌數量多的情況。所以工廠化弧菌防控的第三點對于小棚標苗的借鑒意義大。我們在小棚里也可以采用連續使用兩次靚底或靚底+靚水立體消毒。建議上午9點前使用一次,4個小時再使用一次,4個小時后補菌,使用強力倍生源+益菌多+蝦多寶發酵液。
2、弧菌防控注意點——亞鹽高
“在后期防控弧菌時一定要注意亞鹽的情況,以防亞鹽上升過快。”
亞鹽高是小棚標苗會經常出現的問題。在亞鹽高的時候,氮循環已存在一定的問題;我們防控弧菌時也可殺死有益菌,細菌總量會急劇減少,從而會加劇氮循環問題。此時如果不注意合理的補菌,消毒后會面臨亞鹽接著升高的局面。所以,我們建議養殖戶在亞鹽高時消毒防控弧菌時,要注意在消毒后進行合理的有益菌補充,即靚底使用4-6個小時后,加大量補充強力倍生源+益菌多+蝦多寶發酵液。
3、標苗后的土塘弧菌防控思路
土塘養成做為小棚標苗的延續,同樣要做好弧菌的防控,那么小棚弧菌防控成功經驗對土塘弧菌防控有何幫助呢?
a、定期消毒,做好日常弧菌防控:在小棚標苗的過程中,定期的使用靚底+強力倍生源防控弧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所以建議外塘定期消毒進行弧菌防控。外塘可以10-15天進行一次定期弧菌防控。
b、注意弧菌易發期的防控:比如陰雨天轉晴,所以我們建議在日常防控基礎上,加一次弧菌防控。
c、底泥弧菌防控。
底質的好壞和底泥弧菌防控關系密切,對于土塘而言,水體承載力強,底質也不易變壞,很多養殖戶通常在養殖中后期才會關注底質變化。其實不然,底質的變壞是一點點累積的結果。改好底對于防控弧菌意義重大。
我們在土塘弧菌防控中建議做到:
①、定期監測氧化還原電位,提早凈底。
②、養殖早期重點區域凈底(氧化還原電位值各區域不同,比如料道處氧化還原電位低)。
③、養殖中后期定期使用養底力士+強力倍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