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兩年行情的低迷后,今年傳統養殖四大家魚的養殖戶徹底出現分化,不管養殖理念先進與否,由于處在虧損邊緣,養戶們都在尋找出路。例如,一部分養殖戶改養鮰魚和黃顙魚等特種魚類;一部分養殖戶將池塘轉包種藕和香蓮、或改養小龍蝦和螃蟹等;少數觀念先進的養戶開始嘗試南美白對蝦的養殖,希望能獲取更大的效益。
南美白對蝦學名凡納濱對蝦,目前湖北主要養殖對象為南美白對蝦。近年部分觀念先進的養殖戶,在湖北純淡水區域荊州進行南美白對蝦的淡化養殖。荊州區域白對蝦養殖戶,通過澳華技術人員的適時指導,再配套澳華蝦料和動保產品解決了大部分白對蝦養戶的養殖成功問題。筆者通過整理案例之后提煉養殖要點:蝦塘準備、苗種標粗、蝦苗放養和養殖管理等關鍵技術,期望對有廣大白對蝦養殖戶有所幫助。

一、蝦塘準備
土塘白對蝦養殖塘口選擇上要達到“水、電和路”三通。土塘面積在5~10畝最宜,水深1.3~1.8米為最佳。池塘要方便換水,在進出水口均安放網片過濾敵害生物;塘口電力要充沛便于實時增氧、道路暢通利于管理和賣蝦。池塘清淤泥至10~15厘米左右,經陽光曝曬2周以上至龜裂狀,注水30~50公厘米,再用生石灰100千克/畝加水化漿全池潑灑,再次泡塘1個月后排干塘水曝曬1周,徹底清除病原體和敵害生物。
二、蝦苗標粗
白對蝦苗種選擇以一代蝦苗為主,進苗時間在5~7月份為宜,即水溫在22℃以上可標粗放苗。池塘搭彩條布暫養淡化蝦苗,彩條布規格長8~10米、寬0.8~1.0米,塑料布底部嵌在塘底,彩條布四周用木樁固定,防止蝦苗在淡化期間彩條布傾倒造成損失,池水高度與暫養池相同。暫養期間使用澳華蝦安康微囊飼料壯苗,使用澳龍正腸寶和蝦蟹活力寶穩水抗應激,讓苗種安全度過淡化期,提高蝦苗的成活率,讓白對蝦迅速的轉料,促進消化系統健康發育。
三、蝦苗放養
池塘做水:①池塘進水經60目篩絹過濾,水深保持在80厘米,接著用強氯精或二氧化氯0.7斤/畝水體消毒后曝氣,晴天2~3天和陰雨5~7天后用果酸類產品進行處理解毒后備用。②放苗7~10天,培養藻類及餌料生物,過程中調節池塘水色至黃綠色或亮綠色,透明度控制在35~40厘米。放苗前3~4天,再進一步穩定放苗水環境,提高塘底生物活性,將水色微調至淡綠色。
苗種放養:苗種要求規格均勻、優質健康,南美白對蝦經過5~7天暫養淡化至鹽度2以下、放苗前不僅要試水,還要試底,底質好才能有效提高放苗成功率,小桶試水和試底24小時后能正常吃食,選擇天氣持續穩定時期即可放苗,放養數量在4~5萬頭/畝。放苗當晚用開口料,然后用一些抗應激產品增強蝦苗腸道健康和抗應激能力,大大提高蝦苗存活率。
四、養殖管理
日常養殖管理要堅持每天早晚各巡塘一遍。蝦苗入池前需清除敵害生物,如蛙卵等,做好對蝦投喂情況記錄及體部特征的觀察;定期測量養殖水體指標、觀測底質變化,發現異常及時采取措施。天氣突變應加強增氧、調水、改底、穩定pH值等措施及內服免疫劑增強劑處理。
池塘換水:養殖前期逐漸加水至滿池1.5米左右,每次3~5厘米。養殖中期3~5天換水1次,每次5%左右;養殖后期2~3天換水1次,水質較好時換水10~15%,水質惡化可換水30%以上,保持池塘水深在1.2~1.5米,透明度在25~40cm,pH值在7.8-8.6之間,溶氧不低于4.0mg/L,氨氮和亞硝酸鹽均維持在0.1mg/L以下。
水質調節:養殖周期內時刻關注水質變化,保持藻菌雙相的平衡和穩定。養殖前期適時追肥,7~10天左右定期使用,直到養殖結束,保持塘水優勢藻種穩定性和水體透明度;養殖中后期要凈水調水,天氣變化時使用抗應激產品,維持池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讓有益菌群占優勢,確保池水理化因子不超標。定期使用底質改良劑改良池底,加速底部有機質的礦化分解,脫氮降毒。
池塘增氧:蝦苗暫養階段保持微管連續增氧。成品蝦養殖前期開啟底部微孔增氧機或爬水增氧機,每天凌晨和中午開增氧機2~3小時;養殖中期白天微孔增氧機開啟3~5小時,晚上微孔增氧機和爬水增氧機全開;養殖后期全天開啟微孔底部增氧機,晚上開啟水面增氧機;高溫季節或陰雨天氣,中午加開水面增氧機2~3小時,時刻防治缺氧應激而游塘。
投喂管理:南美白對蝦最適生長溫度在25~32℃之間,1克/頭的幼蝦在30℃時生長最快,12~18克的對蝦則27℃時生長最快,水溫低于18℃或高于33℃時,對蝦處于應激狀態,攝食和生長均受影響。
對蝦養殖要根據水溫和規格來進行投喂,堅持少量多次的原則。養殖45天以內,投餌以2~3次/天為宜,以1.5~2小時吃完料臺的飼料為準。放苗開始至25天以內,一定要投喂好的開口料,加強營養強化體質,提高成活率;放苗25天左右進入轉肝期,持續5-7天,減料1/3左右,投喂好的開口料依然十分重要,可強壯對蝦體質,為后期養殖打下良好的基礎,使中后期養殖病害少和料比低;養殖45天以后,以4~5次/天為宜,中后期要嚴格控制投餌量,堅持投喂高品質蝦料。特別注意:要根據天氣及對蝦的攝食情況,靈活掌握投喂量,嚴防餌料過剩。同時采用定期添加澳華高品質免疫增強劑和微生態制劑,提高對蝦免疫力和抗應激能力。

湖北不少蝦塘發現這樣空腸空胃的病蝦
病害防控:雖然白對蝦淡水養殖發病率和死亡率比海水養殖相對低些,但也要積極預防。偷死病作為由環境導致的新型病害,在一些養殖區域已經蔓延,土塘養殖在第50天左右開始出現,水溫28℃以上時最易發病。偷死病害主要由環境脅迫:養殖后期亞硝酸鹽積累超標損傷蝦鰓,導致鰓部腫脹,出現黑鰓或黃鰓現象,造成對蝦肝臟及鰓部出現異變如空泡化,進而造成了對蝦的規模死亡;同時環境中病毒和弧菌等合并感染或繼發感染,對蝦常在幾天內死亡,死亡率可達95%以上;再有養殖周期內對蝦自身營養不良,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差,蛻殼困難造成,主要是投喂低檔蝦料,飼料營養不均衡和質量不穩定,導致攝食后對蝦的營養不良,抵抗力差,加上水質惡化、有害細菌的繁殖,對蝦易發生各種疾病而大量偷死。所以應密切注意養殖水體的亞硝酸鹽指標,控制在0.6ppm以下,同時投喂高品質飼料和調控水質環境,保持內環境和外環境在良好狀態,來有效防治南美白對蝦的苗種退化。總之,無特異病原體的蝦苗是健康養殖的基礎,科學的飼料選擇和動保方案是關鍵,嚴格的管理措施是養殖成功的保證,只要做到以上幾點定能戰勝病害,取得南美白對蝦養殖的大豐收。
五、成功案例
荊州白蝦養殖戶何*濤和肖*寬,全程使用澳華蝦安康開口料和澳華白蝦配合飼料,養殖期間蝦苗淡化、飼料投喂和池塘管理全程按照澳華技術方案執行。養殖戶肖*寬和何*濤,養殖模式和養殖效益見下表。

案例中兩位養戶6月底開始放養苗種,9月底干塘捉蝦。水質調控環節把控較好,養殖期間投喂高品質的澳華蝦安康和對蝦配合飼料,嚴格按照澳華技術方案和配套澳龍動保產品調水穩水,做好疾病防控,是確保養殖成功的關鍵。兩位養殖戶投喂飼料量377.8~766.7斤/畝不等,放養蝦苗4.1~4.3萬頭/畝,產量分別達455~916斤/畝,餌料系數均為0.83。
經濟效益核算,何*濤總收入10010元,池塘畝均總支出為3910元。該池塘實現凈收入6100元/畝。養殖戶肖*寬池塘畝均收入是18320元,池塘畝均總支出為5320元,該池塘實現凈收入13000元/畝。

腸道粗且清晰明顯
六、小結與分析
在以澳華集團為代表的飼料公司的推動之下,少數有見識的養戶開始嘗試南美白對蝦的養殖,獲取相對草魚養殖而言更多的效益。這與澳華倡導的為客戶創造更大效益的理念相吻合,做我們說的、說我們做的。
比較分析,①養殖面積在5~10畝最宜,水深1.3~1.8米為最佳,塘口過大不便于管理,養殖過程難以做到可控,影響單位面積養殖產量;塘口過小,養殖管理方便,環境相對好控,但產量總量不大。②投喂蝦安康開口料和蝦安康配合飼料,單位面積產量更高,說明該蝦安康產品在對蝦專轉肝期能顯著提高成活率和對蝦活力。③全程按照澳華技術方案并配套澳華動保產品進行養殖管理,過程管理可控,澳華讓養蝦變得更簡單。
轉自騰氏水產商務網公眾號(tsfish),作者武漢澳華楊帆,特此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