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薯真的可以治療白便么?
最近一段時間,在經過第一季養蝦成功的喜悅之后,我們迎來了第二季的失敗,在前兩年對蝦白便的狀況不是沒有,也發生過,但是從來都沒有今年這么多過,去年爆發疾病多為細菌性的紅體和白斑,然后受損最大的就是空腸空胃,可是今年白便卻多的可怕,最后都蛻變成了偷死,然后排塘。
在經歷過多次白便的困擾之后,人們開始走偏方,不知從何時起就流傳出了紅薯可以治療白便的這個偏方,而且好多養殖戶都說有效果,對此我也認真和了解調查了一番,紅薯富含蛋白質、淀粉、果膠、纖維素、氨基酸、維生素及多種礦物質,這些東西中的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以及礦物質都能是被吸收和利用的,但是這些東西都是沒有治療效果的,所以,如果以肯定的語氣說投喂紅薯就能夠治療白便的話,我個人覺得作用應該不是很大。
在之后的調查中發現,的確有一些塘口的白便狀況有所緩解,但是并不像傳說中的那么厲害,白便在經過多方的認證和調查,基本統一的方向就是肝胰臟方面的問題,有人拿白便通過高倍的顯微鏡檢查過,基本上可以確定是肝胰臟上面所“遺落”的組織,那其實我們只要針對肝胰臟方面來進行詳細的調理,還是能夠做到預防白便的作用的。
白便誘發的因素有以下幾種:
入伏以來,對蝦池塘出現不同程度的白便現象。開始一根,兩根,慢慢八根,十根,甚至更多。剛開始的時候養殖戶沒有在意,逐漸多后慌了,下面我們來分析出現白便的原因。
◎一、天氣因素長期的陰天下雨,會影響對蝦的吃食情況,有一部分養殖戶在陰雨天來臨的時候會相應的控料,個人認為這是對的,本身對下在陰雨天的時候食欲就不是很強,強行的投喂飼料只能導致飼料的剩余,剩余的飼料沉積在池底,長時間沉積發霉后對蝦吃掉會導致腸道壁有益菌受到剝離,霉菌感染腸道,腸黏膜脫落形成白便。建議陰雨天適當喂食,避免食料剩余,這樣既能保護腸道又能減輕肝臟的負荷,控制白便的發生幾率。
◎二、肝臟病變對蝦肝臟保護不好的話會導致對蝦出現白便。首先肝臟表面是用肝黏膜包裹的。當外面的黏膜白色減弱,膜厚度降低時對蝦就出現白便。其次,外邊黏膜正常,里面整個肝臟萎縮或者變白后也會出現白便。導致肝臟病變的原因很多,如:1、池塘毒性,尤其是底毒。肝臟是解毒、清毒的場所,毒性越強肝臟運轉速度越快,病變的幾率就越大。2、對蝦吃食不消化的藻類,如藍藻。吃食后死掉的藍藻一有毒、二不消化。對蝦排出的糞便也會成綠色,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綠便,長時間這樣,對蝦出現腸炎,腸道菌群失調,腸黏膜會隨著糞便排出體外,造成白便。3、投喂量過大也會出現白便。對蝦是直腸生物只要吃得下就會拼命吃,飼料的吸收和轉化是需要肝臟來處理的,吃的越多肝臟的運行速度越快,也就是超負荷運轉,也會導致肝臟功能退化,長此以往形成白便。4、對蝦應激,應激的次數越多,對蝦體質越差,肝臟補充給身體運轉的能量越多,從而導致肝臟過度利用,保肝護肝沒有做到位,也會出現白便。
◎三、細菌感染對蝦的細感染本原是體質的虛弱,體質虛弱的本源是各種應激。所以導致對蝦細菌感染最主要的因素是對蝦應激次數,每應激一次對蝦的體質就會下降一點,體質的每況愈下,有害菌會迅速感染機體,輕度斷腸,重度空腸空胃、花肝、白肝、肝萎縮。感染的對蝦肝黏膜會逐漸脫落隨著食料排出體外,形成白便。
◎附治療方案:
第一步:清除池底有害弧菌用偷死康(2畝/瓶)+衛底(2畝/包),殺滅池水中殘存的弧菌用蛭菌110(2畝/瓶)。
第二步:用白便偷死停(2畝/瓶)化水全池潑灑
第三步:內服白便偷死停(40斤/包)同時飼料投喂量減半,連續喂4天,一天兩餐拌料,早晚各一餐。
第四步:待白便好轉后,用CB-活力素(40斤/瓶)拌料內服,修復受損的腸道,建立更優質的腸道菌群。
*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能幫助更多養殖戶解決問題,歡迎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