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肝期,是蝦子食性轉化的一個過程,我們一般以其肝膜(肝胰腺白色包膜)的生長完全來作為轉肝期的標志。轉肝期持續時間較短,一般為3天到一周即可轉肝完全。轉肝是否順利,對后面蝦是否能順利成長有著起著關鍵的作用。
轉肝期,在白蝦精養池,由于其投喂40個蛋白以上的高檔飼料,因此轉肝期一般來得較快,在放苗后20天左右可進入轉肝期,順利的轉肝,其持續時間在3-7天不等。在潮汕魚蝦混養池,由于投喂較為低檔的混養料,蝦子生長較為緩慢,因此轉肝期一般會比精養池推遲10-15天左右,同樣轉肝期持續時間也會較精養池長3天左右。轉肝期由于也是蝦子快速生長期,快速加料期,因此轉肝期肝胰臟消化負荷較大,容易出現發黃,發腫,發紅,萎縮等現象,如不及時處理,打好基礎,蝦子后續容易出現提料不上,抵抗力差,易發病等現象,因此注重轉肝期對肝胰臟的保護是至關重要的。在轉肝期,我們應該如何對蝦子肝胰臟進行保護,讓它順利度過轉肝期呢?
案例:蓮塘村林老板,放苗45天,以投喂較為混養料為主,因此蝦子長速較慢,轉肝期來得較晚,時間也拖得較長,放苗40天開始出現覆蓋肝胰腺面積較少的肝膜,直至45天,肝膜仍然未能完全長好,同時,由于轉肝期拖的時間較長,加上五月上旬開始風向轉東北風,氣溫降低,蝦子出現肝胰腺偏黃,肝臟輕微發腫發脹,肝膜較為不清晰,肝膜覆蓋面積較小等問題,轉肝不順,同時開始出現加料不上的問題(估計和東北風天氣和降溫有關)。


5月15日,蝦肝胰腺偏黃,輕微腫脹,肝膜不清晰,覆蓋率較低
推測原因:
蝦子處于較為脆弱的轉肝期,剛好遇到東北風降溫天氣,水底環境變化較大,蝦子體質較弱,抵抗力不足,同時投喂混養料,營養跟不上,造成蝦子轉肝期延長,消耗過度,導致蝦肝胰腺偏黃,輕微腫脹,肝膜不清晰且覆蓋率較低。
處理方法:
每包蝦肝寶拌喂50斤混養料,每天拌喂一餐,投喂兩餐,連續5天
案例跟進結果:
蝦肝寶拌料投喂第2天:蝦肝開始向黑褐轉變,肝膜變得清晰,出現前后兩批苗同時轉肝,兩批苗投放間隔27天,提前為下批苗打好轉肝的基礎。


5月19日,拌喂蝦肝寶第2天,蝦肝開始轉向黑褐,肝膜逐漸清晰

兩批苗同時轉肝,提前為轉肝打好基礎
案例跟進第5天:大部分蝦子肝胰腺轉向黑褐,肝膜明顯清晰發白,肝膜覆蓋率大,肝胰臟飽滿

5月22日,蝦肝寶拌喂第5天,大部分蝦子肝胰腺轉向黑褐,肝膜清晰

5月22日,蝦肝寶拌喂第5天,肝胰臟顏色&薄膜特寫
通過蝦肝寶的拌喂,能夠在轉肝期調理蝦子肝臟,對轉肝期蝦子容易出現的肝胰臟發黃,腫脹等有很好的預防作用。蝦肝寶富含多種維生素,昆蟲免疫蛋白和抗菌肽等,能夠彌補低檔混養料營養的不足,同時昆蟲免疫蛋白和抗菌肽等生物活性物質能夠幫助蝦子肝臟完成其免疫功能,減輕蝦子轉肝期肝胰腺負擔,幫助蝦子順利完成轉肝。
蝦肝寶使用方法介紹
潮汕區域,由于蝦苗輪捕輪放,因此不同批次的蝦不同時間進入轉肝期,推薦使用方法為拌料3天(每包可拌40斤飼料),停4天,再重復繼續,可幫助不同批次的苗順利轉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