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料臺是養蝦管理中最簡單而實用的技巧,通過這個小小不起眼料臺,可以從多方面看出蝦塘里的許許多多問題。
通過觀察對蝦的糞便,可以很直觀了解對蝦的簡單生長狀況,如糞便多,當然就是食欲強、吃料足;反之,糞便少則說明對蝦食欲差,這時就要進一步了解分析原因,及時采取應對措施。此外,從對蝦糞便的形狀還可以看出對蝦生長健康與否等等情況。
但由于對蝦糞便細小,沉落池塘底部后就與淤泥混到一塊無法辨別,所以能夠清晰看到糞便情況的,就是在料臺。因此,查看料臺的其中一項重要技巧,就是留意觀察料臺上對蝦糞便的情況。
一、健康對蝦的糞便,一般長度一公分左右、黑褐色、兩端粗細均勻、沒有粘連現象。
二、如果糞便黏連成團,是對蝦拉稀的跡象,說明對蝦出現腸炎病變。
三、如果糞便雖沒有粘連,但多而長,則說明對蝦食欲還行,但消化不太好(便秘),也是腸炎發生前的預兆。
四、如果糞便多,說明對蝦食欲強;而糞便少有可能是食欲不振,也有可能是對蝦腸炎;若糞便持續減少,則肯定是病害發生的前兆。
五、如果對蝦糞便出現異色,都不是好現象,如:
糞便呈現出綠色,說明吃的是青苔或剛死的藍綠藻,說明塘底過臟,死藻泥皮過多。
糞便呈現飼料色,說明對蝦消化不良。
糞便呈現紅色,是對蝦吃死蝦產生的。
糞便呈現白色、黃白色或黃黑白三色,極有可能是白便發生的預兆。
一般對蝦糞便出現異色,可能是因為底惡變,也可能是底有死蝦,要不就是蝦開始發生病變。
六、觀察對蝦糞便的長短,正常糞便長度約1公分,過長(便秘)或過短都說明對蝦腸胃開始病變;如糞便短碎、粘料臺或料臺放置過夜糞便很少、甚至沒有,這些都說明對蝦腸道已有炎癥拉稀,都是病害發生預兆。
看圖論見

圖中可以看出料臺中糞便多,說明對蝦食欲還好,但糞便形狀細、碎、粘連成團,是拉稀的跡象,說明對蝦腸道不佳。這時應采取措施改善腸道及提高對蝦免疫力:用魚蝦衛士+抗生素拌料投喂,一天兩次,連用三天后再用大泡王+復合乳酸菌溶液+多維拌料投喂,一天兩次,連用5~7天。同時應分析水情,根據具體情況采取對應的改水改底措施。

圖中可以看出料臺糞便稀少且粘在料臺上,說明對蝦腸道已有炎癥拉稀,這時應及時用魚蝦力士+土霉素+紅克靈拌料投喂;同時從料臺表象可以看出,該池塘底臟,所以必須用福地安+分解底改改底,為對蝦創造健康生長的良好環境。

以上四張圖片,料臺中對蝦的糞便是細、碎、短、粘,無論對蝦的食欲強或弱,但對蝦的腸道都有腸炎的跡象,所以在料臺上見到這些情況,就需及時調理對蝦的腸道,同時要查看分析水情及底質,并盡早針對性做好改底改水措施。

料臺中的糞便多,說明對蝦食欲還好,但糞便長,說明對蝦腸道消化不好,正在向腸炎轉變,且顏色帶綠,說明底部有老藻死藻。這種情況需要及時加強對蝦抗病力,同時改底調水。

料臺中的糞便多,說明對蝦食欲還好,但有拖便現象,且顏色黃白,是對蝦白便發生的預兆。白便的處理需根據所處的階段,結合池塘底質水質等具體情況處理,可參考本公眾號之前的有關對蝦白便防治的文章,或關注本公眾號,以后也會陸續發送各地應對白便的措施及案例。

從料臺看到有三色糞便,再結合圖水質情況分析后,判斷是由有害藻類導致對蝦中毒,造成對蝦空腸不空胃。這種情況一般用池底解毒丹1包/畝+黑霸2.5畝/包+爽水靈2畝/包化水潑灑。第二天再用好豐水1畝/瓶。

料臺中對蝦糞便糜爛,沾粘在料臺上,這種糞便化在水中后會加劇水的惡化,導致水體發粘、腥臭、亞硝酸鹽超標,從而造成對蝦空腸空胃、蛻殼困難。應對措施:
外塘:爽水靈+超強底改王1+1用2畝,晚上用五星護衛+速安1+3用2~3畝。
水泥池:爽水靈0.5克+超強底改王1克/1立方水體,晚上用五星護衛10克+速安1克/立方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