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起泥皮是因為池塘藻類死亡后的殘骸沉積,多夾有泥巴呈綠黑色或綠褐色,這是藻類在水體中死亡下沉積累,經一段時間受細菌分解,其比重比水輕才浮上水面的。在刮東風、東南風、西南風時,這些植物殘骸還未經分解,還保持原有的綠色,也被大風從塘底刮起浮上水面,這是池塘藻類大量死亡形成的結果。
一、池塘基本請況
時間:2016年3月8日
地區:海南文昌
池塘:對蝦池塘10畝,水深1.2m左右,精養土池,放苗80萬,平均8萬尾/畝。
二、問題的出現
塘主在消毒后使用過量的肥水膏和無機肥(尿素)進行肥水,水色很快就肥起來了,肥水后第三天放苗,第五天水色開始變清,塘主又追加了過量的肥水膏和無機肥(尿素),但水色不但沒有好轉反而在第六天中午開始起泥皮,由于溫度較高,泥皮很快遍布全塘(如圖1)。

圖1
三、處理措施及效果
1、解毒,抗應激
泥皮的形成是池塘藻類大量死亡導致的,由于池塘已經放苗,所以先用水自然·解毒專用(500ml/畝/米)解毒,在解毒的同時往池塘補充新水緩解蝦苗中毒情況,之后使用益倍康·應激專用(250g/畝/米)緩解蝦苗的應激現象。
2、改底、降解泥皮
泥皮到了晚上會慢慢沉降,所以利用這一點在傍晚使用底益凈·降解型(1500g/畝/米)改底,降解泥皮,改底后第二天泥皮明顯減少。
3、肥水、調水
泥皮大量減少后開始肥水,在上午9點左右使用漁水旺·速肥型(1L/畝/米)配合水自然·EM(1L/畝/米)肥水,水色在當天下午就有起色(圖2)。

圖2
其實無機肥合理搭配也是很好的,我們要弄清楚無機肥的特點:水色起來快,但水清得也快。經常是肥起水來漂漂亮亮的,但肥效過得快,一下子就清下去了,任你再怎么追肥怎么折騰,水色再也起不來…….折騰久了,肥起來一堆底層藻(青苔、泥皮層出不窮…….)我們要用無機肥的話一定要合理搭配,先按氮磷鉀等一定比例施放無機肥,充分利用無機肥水溶性好,起水色快的特點,及時追加有機肥及益生菌來保肥,肥水時配合益生菌一方面是平衡菌相,另一方面益生菌可以將水體中不利于藻類直接吸收的大分子物質分解成藻類可直接吸收的小分子物質,益生菌的分解產物也能起到一定的肥水的作用。